股骨頭缺血性壞死主要是由于外傷或疾病等病因引起股骨頭的血循環障礙,造成股骨頭缺血性壞死所引起的臨床病癥,是臨床常見的疾病之一,且致殘率高,治療棘手。其主要的病因有(1)股骨頸骨折;(2)髖關節脫位或創傷;(3)Legg-Calve-Perthes氏病;(4)血紅蛋白病;(5)減壓病;(6)長期用皮質激素;(7)酒精中毒等。臨床表現主要為髖部或膝部疼痛,逐漸加劇,跛行,內收肌壓痛,髖關節活動受限(尤以外展和內旋為甚),X線表現為股骨頭塌陷、變扁平。多數病例可找出病因。 本病可發生于任何年齡,以成年人發病率高,常累及雙側,亦可單側發病,一般為慢性起病,病程較長。本病目前沒有特效的治療藥物和方法。但早期及時治療者,仍可獲得較高的治愈率。若未經正規治療、未及時接受治療、延誤治療或治療不當者,則治療效果欠佳,髖關節致殘率高,預后不佳。但手術治療對減輕疼痛,改善髖關節功能仍有較好的效果。因此,早診斷、早治療是非常非常的關鍵。
臨床表現
1.髖部或膝部疼痛,以內收肌痛出現較早,疼痛為持續性或間歇性,早期多較輕,但逐漸加劇,疼痛變為持續不緩解,髖關節活動隨之受限。 2.跛行:隨病情發展,由于疼痛致肌肉痙攣,關節活動可受限,髖外展和內外旋受限比屈伸受限更早,最后可致屈曲攣縮,終致跛行。行走困難,尤上下樓梯時明顯,甚至扶拐行走。 3.內收機壓痛,髖關節活動受限,尤以外展和內旋受限最為明顯。
診斷依據
1.可有股骨頸骨折、髖關節脫位或創傷、減壓病、長期用皮質激素或酒精中毒等病史。 2.髖部或膝部疼痛,逐漸加劇,跛行。 3.內收肌壓痛,髖關節活動受限,尤以外展和內旋為甚。可有大腿肌肉萎縮。 4.X線表現:早期股骨頭輪廓正常,但在側位相上,在股骨頭前側面持重區關節軟骨下的骨質中,可見一條1—2mm寬的密度減低的弧形透明帶,構成“新月征”。這一征象有重要價值。隨之出現持重區軟骨下骨質密度增高,其周圍可見點狀、片狀密度減低區及囊性改變。最后軟骨下骨質呈不同程度碎裂、扁平、塌陷,股骨頭變扁平、塌陷、半脫位狀。可見骨性關節炎改變。 5.同位素骨掃描或ECT提示股骨頭區出現放射性缺損區。
治療原則
1.非手術療法:適用于兒童或成年人病變屬于早期,范圍較小者。 2.嚴格避免患肢負重:單側者可扶拐、帶坐骨支架、用助行器行走;雙側同時受累者,應臥床休息或坐輪椅;如髖部疼痛者,可臥床同時行下肢牽引常可緩解癥狀。這種治療可配合理療,但持續時間較長,一般需6—24個月或更長時間。治療中應定期拍攝X線片檢查,至病變完全愈合后才能持重。 3.積極進行股四頭肌功能鍛煉,以避免肌肉萎縮。 4.配合活血去瘀、補腎壯骨之中草藥治療。 5.手術療法:(1)髖關節軟組織松解術;(2)股骨頭鉆孔及植骨術;(3)股骨頭頸開窗減壓及帶旋髂外血管蒂的髂骨瓣轉位移植術;(4)股骨粗隆部旋轉截骨術;(5)人工股骨頭置換術;(6)人工全髖關節置換術;(7)髖關節融合術;(8)閉孔神經切斷術。 6.不論是采用非手術療法或手術療法,都要去除致病因素,如停止激素治療、飲酒或放療等。
用藥原則
1.對兒童患者或成年早期輕型,病變范圍較小者,非手術療法為主,主要是避免負重,輔以中藥治療。 2.對施行手術治療者,術后要用抗生素預防感染。可根據病人具體情況,選擇不同的抗生素。術后要補充液體、電解質、維生素等。 3.病變較嚴重,疼痛明顯的50歲以上患者,若身體條件尚可,應采用人工全髖關節置換術,術后要用抗生素等。
輔助檢查
1.對一般病人,檢查專案以檢查框限“A”中第1、2項為主;部分病例可同時選擇檢查框限“B”或“C”。 2.對需手術治療者,檢查專案以檢查框限“A”為主。部分病例亦可同時選擇檢查框限“B”或“C”。
療效評價
1.治愈:癥狀消失,功能完全或基本恢復。X線攝片示股骨頭無壞死現象,恢復成半球形。 2.好轉:癥狀逐漸減輕,活動較受限。X線攝片示股骨頭壞死現象停止,但扁平及變大。 3.未愈:癥狀、體征無改善。X線攝片示股骨頭壞死現象仍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