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流傳著許許多多關于海豚救人的美好傳說。早在公元前5世紀,古希臘歷史學家希羅多德就曾記載過一件海豚救人的奇事。有一次,音樂家阿里昂帶著大量錢財乘船返回希臘的科林斯,在航海途中水手們意欲謀財害命。阿里昂見勢不妙,就祈求水手們允諾他演奏生平最后一曲,奏完就縱身投入了大海的懷抱。正當他生命危急之際,一頭海豚游了過來,馱著這位音樂家,一直把他送到伯羅奔尼撒半島。這個故事雖然流傳已久,但是許多人仍感到難以置信。
1949年,美國佛羅里達州一位律師的妻子在《自然史》雜志上披露了自己在海上被救的奇特經(jīng)歷:她在一個海濱浴場游泳時,突然陷入了一個水下暗流中,一排排洶涌的海浪向她襲來。就在她即將被淹沒的一剎那,一頭海豚飛快地游來,用它那尖尖的喙部猛地推了她一下,接著又是幾下,一直到她被推到淺水中為止。這位女子清醒過來后舉目四望,想看看是誰救了自己。然而海灘上空無一人,只有一頭海豚在離岸不遠的水中嬉戲。
近年來,類似的報道越來越多,這表明海豚救人絕不是人們臆造出來的。
海豚為什么要救人?很多科學家對這個問題產(chǎn)生了濃厚的興趣,可是直到今天也沒有統(tǒng)一的說法。目前科學家們對海豚救人主要有三種解釋。
“照料天性”說。海豚救人的美德,來源于海豚對其子女的“照料天性”。作為這種本能的基礎,是一種非條件性的泅出反射。即每當海豚的頭部露出水面時,就會自動地打開噴水孔,并完成呼吸動作。海豚喜歡推動海面上的漂浮物體,它常常愛把自己剛出生不久的幼仔托出水面,或者抬起生病或負傷的同伴。海豚的這種“照料天性”不僅表現(xiàn)在對同類中,而且對其他動物也是如此,甚至對各種無生命的物體,如大海中漂浮的烏龜尸體、木頭等等,也表現(xiàn)出同樣的怪癖。因而一旦遇上了溺水者,就可能本能地將其當作一個漂浮的物體推到岸邊去,從而使人得救。“見義勇為”說。過去幾個世紀,海豚與人類的許多相似之處一直為人津津樂道。海豚十分聰明伶俐,因為它有一個發(fā)達的大腦,而且溝回很多,溝回越多,智力便越發(fā)達。一頭成年海豚的腦均重為1.6公斤,人的腦均重約為1.5公斤,而猩猩的腦均重尚不足0.25公斤。從絕對重量看,海豚為第一位,但從腦重與體重之比看,人腦占體重的2.1%,海豚占1.17%,猩猩只占0.7%。顯然,海豚是一種高智商的動物,它的救人“壯舉”是一種自覺的行為。因為在大多數(shù)情況下,海豚都是將人推向岸邊,而沒有推向大海。研究海洋哺乳動物14年的英格里德·維塞爾表示,當海豚可能感覺到人類處于危險之中時,就會馬上行動起來保護他們。海豚有時甚至為了保護自己和幼仔不惜與鯊魚“搏斗”。
“玩性大發(fā)”說。海豚天生好動,善于模仿,最喜愛的就是在水中嬉戲。因此,所有被碰上的東西都成了它們的玩具。海豚為什么會把人推向岸邊,而不是將人當作玩具那樣一直在水中戲弄呢?這與海豚的習性有關,海豚喜歡在深水和淺水中來回巡游。如果人在深水區(qū)落水,正好碰上一群向淺水區(qū)游玩的海豚時,它們就會順水推舟把人半推半玩弄地帶到淺水區(qū),或把落水者推到岸邊。那么,海豚為什么會護住落水者或游泳者不受鯊魚的傷害呢?這是由于鯊魚的“雷達”嗅覺特別靈敏,如果落水者正好落在鯊魚出沒的水域,人體散發(fā)的氣味很快就會吸引鯊魚前來。假如此時一群海豚正好在嬉戲落水者,那么海豚就會認為鯊魚是來搶奪它們的“玩具”而與之格斗。海豚與鯊魚是天生的死敵,雖然鯊魚是海洋中的霸王,但它一般是單獨行動,而海豚則是成群結(jié)隊的,結(jié)果自然是鯊魚被趕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