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樹缺素癥又叫生理性病害或非侵染性病害,是由生長環(huán)境中缺乏某種營養(yǎng)元素或營養(yǎng)物質不能被果樹根系吸收利用引起的,可通過施用相應的大量或微量元素肥料進行矯正。為盡早發(fā)現(xiàn)果樹缺素癥,并及時對癥下藥,現(xiàn)介紹幾種果樹常見的缺素癥及防治方法。
一、缺氮(N)。新梢短而細,葉小直立,新梢下部的葉片逐漸失綠轉黃,并不斷向頂端發(fā)展,花芽形成少,果小早熟易落,須根多,大根少,新根發(fā)黃。嚴重缺氮時,嫩梢木質化后呈淡紅褐色,葉柄、葉脈變紅,甚至造成嚴重的生理落果。
土壤瘠薄,管理粗放,缺肥和雜草多的果園,易表現(xiàn)缺氮癥。通常生產(chǎn)上施用銨鹽和硝酸鹽氮肥加以補充。如在雨季和秋梢迅速生長期,樹體需要大量氮素,而此時土壤中氮素很容易流失,可用0.5-0.8%尿素溶液噴施樹冠。不著
二、缺磷(P)。新梢和根系生長減弱,枝條細弱而分枝少,葉片小而薄,老葉呈古銅色,葉脈間出現(xiàn)淡綠色斑,幼葉呈暗綠色,葉柄、葉背呈紫色或紫紅色。嚴重缺磷時,老葉會出現(xiàn)黃綠和深綠相間的花葉,甚至出現(xiàn)紫色、紅色的斑塊,葉緣出現(xiàn)半月形壞死,枝條莖部葉片早落,而頂端則長期保留一簇簇葉片。枝條下部芽不充實,春天不萌發(fā),展葉開花遲緩,花芽少,果實著色面小,色澤差。樹體抗逆性差,常引起早期落葉,產(chǎn)量下降。蘋果樹上早春或夏季生長較快的枝葉,幾乎都呈紫紅色,新梢末端的枝葉特別明顯,這種現(xiàn)象是缺磷的重要特征。
果園缺磷包括土壤中含磷量少和土壤中缺乏有效磷兩種情況。在土壤含鈣量多或酸度較高時,土中磷素被固定,不能被果樹吸收,從而造成缺磷。另外,在疏松的沙土有機質多的土壤上,常有缺磷現(xiàn)象發(fā)生。對缺磷果樹,應多施顆粒磷肥或與堆肥、廄肥混施,也可于展葉后葉面噴肥3-5%的過磷酸鈣浸出液。
三、缺鉀(K)。果樹缺鉀時,根和新梢加粗,生長減弱,新梢細弱,葉尖和葉緣常發(fā)生褐紅色枯斑,易受真菌危害,降低果實產(chǎn)量和品質。嚴重缺鉀時,葉片從邊緣向內焦枯,向下卷曲枯死而不易脫落,花芽小而多,果實色澤差,著色面小。
在細沙土、酸性土以及有機質少的土壤中,易表現(xiàn)缺鉀癥。為避免缺鉀,應增施有機肥,如廄肥和農家肥。缺鉀果樹于6-7月追施鉀肥(如草木灰、硝酸鉀、磷酸二氫鉀、氯化鉀、硫酸鉀等)后,葉片和果實都能逐漸恢復正常;生長期發(fā)現(xiàn)果樹缺鉀,及時用3-10%草木灰浸出液葉面噴施,也有良好效果。
四、缺鈣(Ca)。主要表現(xiàn)在幼葉上,葉片較小,幼葉首先出現(xiàn)褪綠與壞死斑點。嚴重時枝梢先端的嫩葉葉尖、葉緣和葉脈開始枯死,頂葉和莖枯死,或花朵萎縮。新根停止生長早,粗短、扭曲、尖端不久褐變枯死,枯死后附近又長出很多新根,形成粗短且多分枝的根群。缺鈣還能導致核果類果樹的流膠病和根癌病,引發(fā)蘋果苦痘病和紅玉斑點病。
當土壤酸度較高時,鈣很快流失,導致果樹缺鈣。另外,前期干旱而后期大量灌水,或偏施、多施速效氮肥,特別是生長后期偏施氮肥,均會降低果實內鈣的含量,從而加重苦痘病的發(fā)生。為防治果樹缺鈣,應增施有機肥和綠肥,改良土壤,早春注意澆水,雨季及時排水,適時適量施用氮肥,促進植株對鈣的吸收。在酸性土果園中適當施用石灰,可以中和土壤酸度、提高土壤中置換性鈣含量,減輕缺鈣癥。對缺鈣果樹,可在生長季節(jié)葉面噴施1000-1500倍硝酸鈣或氯化鈣溶液,一般噴2-4次,最后1次應在采收前3周為宜。
五、缺鋅(Zn)。果樹缺鋅時早春發(fā)芽晚,新梢節(jié)間極短,從基部向頂端逐漸落葉,葉片狹小、質脆、小葉簇生,俗稱“小葉病”,數(shù)月后可出現(xiàn)枯梢或病枝枯死現(xiàn)象。病枝以下可再發(fā)新梢,新梢葉片初期正常,以后又變得窄長,產(chǎn)生花斑,花芽形成減少,且病枝上的花顯著變小,不易坐果,果實小而畸形。幼樹缺鋅,根系發(fā)育不良,老樹則有根系腐爛現(xiàn)象。
在沙地、瘠薄山地或土壤沖刷較重的果園中,土壤含鋅鹽少且易流失,而在堿性土壤中鋅鹽常轉化為難溶狀態(tài),不易被植物吸收,另外,土壤過濕,通氣不好,降低根吸收鋅的能力,這些情況都可以引起果樹發(fā)生缺鋅癥。對缺鋅果樹,可在發(fā)芽前3-5周,結合施基肥施入一定量的鋅肥。在樹下挖放射狀溝,每株成年結果樹施50%硫酸鋅1-1.5千克或0.5-1千克鋅鐵混合肥。第2年即可見效,持效期較長,但在堿性土壤上無效。在萌芽前噴2-3%、展葉期噴0.1-0.2%、秋季落葉前噴0.3-0.5%的硫酸鋅溶液,重病樹連續(xù)噴2-3年。
六、缺硼(B)。可使花器官發(fā)育不良,受精不良,落花落果加重發(fā)生,坐果率明顯降低。葉片變黃并卷縮,葉柄和葉脈質脆易折斷。嚴重缺硼時,根和新梢生長點枯死,根系生長變弱,還能導致蘋果、梨、桃等果實畸形(即縮果病)。病果味淡而苦,果面凹凸不平,果皮下的部分果肉木栓化,致使果實扭曲、變形,嚴重時,木栓化的一邊果皮開裂,所以又稱“猴頭果”。
山地果園、河灘砂地或砂礫地果園,土壤中的硼和鹽類易流失,易發(fā)生缺硼癥。另外,土壤過干、鹽堿或過酸,化學氮肥過多時也能造成缺硼。對于缺硼果樹,可于秋季或春季開花前結合施基肥,施入硼砂或硼酸。施肥量因樹體大小而異,每株大樹施硼砂150-200克,小樹施硼砂50-100克,用量不可過多,施肥后及時灌水,防止產(chǎn)生肥害。根施效果可維持2-3年,也可噴施,在開花前,開花期和落花后各噴1次0.3-0.5%的硼砂溶液。溶液濃度發(fā)芽前為1-2%,萌芽至花期為0.3-0.5%。堿性強的土壤硼砂易被鈣固定,采用此法效果好。
七、缺鐵(Fe)。果樹缺鐵首先產(chǎn)生于新梢嫩葉,葉片變黃,發(fā)生黃葉病。其表現(xiàn)是葉肉發(fā)黃,葉脈為綠色,稱典型的網(wǎng)狀失綠,嚴重時,除葉片主脈靠近葉柄部分保持綠色外,其余部分均呈黃色或白色,甚至干枯死亡。隨著病葉葉齡的增長和病情的發(fā)展,葉片失去光澤,葉片皺縮,葉緣變褐、破裂。
果樹缺鐵的原因比較復雜,一般土壤中并不缺鐵,只是由于土壤堿性過大,有機質過少土壤不通透或土壤鹽漬化等原因,使表土含鹽量增加,土中可以吸收的鐵元素變成了不能吸收的鐵元素。另外,缺鐵與砧木的耐堿性有關,用東北山定子作砧木,易表現(xiàn)缺鐵癥,而用海棠作砧木的蘋果樹則很少發(fā)現(xiàn)此病。
防治黃葉病,首先應注意改良土壤,排澇,通氣和降低鹽堿。春季干旱時,注意灌水壓堿,低洼地要及時排除鹽水;增施有機肥料,樹下間作豆科綠肥,以增加土中腐殖質,改良土壤。發(fā)病嚴重的樹發(fā)芽前可噴0.3-0.5%硫酸亞鐵(黑礬)溶液,或在果樹中、短枝頂部1-3片葉失綠時,噴0.5%尿素+0.3%硫酸亞鐵,每隔10-15天噴1次,連噴2-3次,效果顯著。對缺鐵果樹,也可結合深翻施入有機肥,適量加入硫酸亞鐵,但切忌在生長期施用,以免產(chǎn)生肥害。
八、缺鎂(Mg)。幼樹缺鎂,新梢下部葉片先開始褪綠,并逐漸脫落,僅先端殘留幾片軟而薄的淡綠色葉片。成齡樹缺鎂,枝條老葉葉緣或葉脈間先失綠或壞死,后漸變黃褐色,新梢、嫩枝細長,抗寒力明顯降低,并導致開花受抑,果小味差。
在酸性土壤或砂質土壤中鎂容易流失,常會引起缺鎂癥。輕度缺鎂果園,可在6、7月葉面噴施1-2%硫酸鎂溶液2-3次。缺鎂較重果園可把硫酸鎂混入有機肥中根施,每畝施鎂肥1-1.5千克。在酸性土壤中,為了中和土壤中酸度可施鎂石灰或碳酸鎂。
九、缺錳(Mn)。果樹缺錳,常出現(xiàn)缺錳性失綠。從老葉葉緣開始,逐漸擴大到主脈間失綠,在中肋和主脈處出現(xiàn)寬度不等的綠邊,嚴重時全葉黃化,而頂端葉仍為綠色。
缺錳果園可在土壤中施入氧化錳、氯化錳和硫酸錳等,最好結合施有機肥分期施入,一般每畝施氧化錳0.5-1.5千克、氯化錳或硫酸錳2-5千克。也可葉面噴施0.2-0.3%硫酸錳,噴施時可加入半量或等量石灰,以免發(fā)生肥害,也可結合噴布波爾多液或石硫合劑等一起進行。
果樹缺素癥雖時有發(fā)生,但只要防治得法,亦可避免危害。生產(chǎn)上主要采取根施和葉面噴肥的方法進行防治。秋冬季節(jié)結合基肥施入一定量的微量元素肥料對果樹缺素癥有良好的防治效果,且持續(xù)時間長。根據(jù)缺素癥狀在秋冬施基肥時,把所缺微肥與有機肥混合均勻后施入樹下,施肥后及時澆水,以便根系盡早恢復、吸收功能,提高樹體的儲存量。對于生長季節(jié)表現(xiàn)缺素癥狀的果樹可以葉面噴施微肥,及早消除或減輕缺素對果樹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