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養生專家的倡導下,在環保主義者的影響下,在時尚的引領下,世界許多國家和地區的公眾流行著一種新的行為方式——素食。這種飲食行為的極端者被稱為素食主義者。而素食主義除了極力提倡素食和把素食的優點擴大和宣染到極致外,還對葷食極其不屑。
其實,無論是素食還是葷食,都是維持人體功能和支撐生命的能量必需品,因而素食有素食的好處,葷食也有葷食的好處,實際上,兩者是密不可分的。
人類生存需要多種營養素
人的生存和生理功能的維持需要7大營養素,包括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維生素、礦物質、水以及膳食纖維素。如果這些物質能大部分滿足,則可以生存,如果缺少部分,則在形式上是偏食,在本質上是營養不足。所以,人的飲食必須滿足這7種物質的攝取,才能體現為健康和強健。所以,任何極端或絕對的素食或葷食都不利于身體健康,也不能維持生命功能。
比如,人體所需的氨基酸有22大類,但是其中有8種是人體不能自己合成的,分別是蘇氨酸,色氨酸,亮氨酸,異亮氨酸,纈氨酸,苯丙氨酸,賴氨酸,蛋氨酸,這就需要從動物食品中獲取。作為提供人體必需的氨基酸,肉類有得天獨厚的條件,因為它含有這8種氨基酸。所以吃葷既是人們的必然選擇,也是人的進化和維持生命功能的必然。
提倡科學平衡膳食
飲食之道與事物一樣,不能偏廢和走極端,需要平衡和多樣。因此,葷素搭配和飲食多樣的飲食才有利于健康。
然而,對于生活方式的選擇應當遵循每個人的愛好和自由,正如蘿卜青菜,各有所愛一樣。不過,對于吃葷者,不能一味雞鴨魚肉地大吃大喝,而對于吃素者,也不能長期和絕對地吃素,否則都不利于健康。無論是吃素還是吃葷,中國營養學會的膳食指南都有所幫助和啟示。
我國制定的《中國食物與營養發展綱要(2001-2010年)》,提出了城鄉居民三大能量物質(脂肪、蛋白質和糖,即碳水化合物)的各自不同的比例,其中提出的2010年城鄉居民食物與營養發展目標為:
城市居民人均每日攝入能量2250千卡,其中75%來自植物性食物,25%來自動物性食物。在這些能量中,蛋白質80克,其中35%來自動物性食物;脂肪80克,提供的能量占總能量的28%,余下的就是糖(碳水化合物),為300-500克,主要是谷物與麥類。農村居民人均每日攝入能量2320千卡,其中84%來自植物性食物,16%來自動物性食物。在這些能量中,蛋白質75克,其中27%來自動物性食物;脂肪65克,提供的能量占總能量的24%,余下的就是糖(碳水化合物),約300-600克,主要是谷物與麥類。
按照上面這個標準,正常的科學膳食是,動物性食品只占16%-25%,其余大部分是植物性食品,其實也等于是不完全吃素。
素食者需要注意幾個問題
有人選擇吃素作為一種生活方式,旁人應該尊重他們的選擇,但是素食者最好還食用一些蛋、奶或乳制品,這樣可以彌補素食中的蛋白質不足和部分維生素、礦物質的缺少。例如,奶類加五谷類,如奶酪配全麥面包。
當然,絕對吃素也未嘗不可。但是,由于缺少動物食品中的8種氨基酸,也可以用食物多樣性和巧妙搭配來解決。比如,五谷類加種子類或是果實類,如全麥面包加花生醬;豆類加五谷類,如豆腐配大米飯。
一是補充維生素。
素食者可以食用適量的干果,并增加日曬時間,以補充維生素D。對有維生素B2、維生素B12缺乏征兆和已出現癥狀者,如口角炎、皮炎等,可在醫生指導下服用一定劑量的維生素B2、維生素B12制劑。
二是提高鈣、鋅的吸收率。
素食者可以吃些發酵食品,如饅頭、啤酒等。因為通過發酵可以分解植物性食品中的植物酸,提高食物中鈣、鋅的利用率。也可在面制品中加入黑麥粗粉,因為黑麥中含有較多的植酸酶,可以分解植酸,破壞植酸與鈣、鋅的結合,提高鈣、鋅的吸收率。不提倡以菠菜補鈣,因為盡管菠菜中含有豐富的鈣質,但由于菠菜中的草酸和膳食纖維素含量高,會干擾鈣、鐵、鋅的吸收利用。但可以通過豆類來補充鈣質。
三是選擇多種食物。
食物越多樣,越能滿足人體的營養需求。素食者可多吃些瓜子、茶等。還可適當補充些菇類、木耳及海帶等食物,使營養攝取全面、均衡,有利于身體健康。另外,在豆制品的制作方法上下些功夫,不僅能保留素食的特點,還可以模仿出葷菜的色香味形,以增加人們的食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