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農業結構調整和一些高產大豆新品種的育成,人們重新對種植大豆產生了興趣。但是,由于許多農民沒有掌握大豆的生育特點、需肥規律和施肥技術,導致產量不高。這就給我們提出了一個迫在眉捷的問題,即如何科學施肥,奪取大豆高產?
大豆是需肥較多的作物。據研究,每生產100千克大豆種子,需吸收純氮6.5千克、有效磷1.5千克、有效鉀3.2千克,三者比例大致為4:1:2。而根瘤菌只能固定氮素,并且供給大豆的氮僅占大豆需氮總量的50%-60%。因此,還必須施用一定數量的氮、磷、鉀和微量元素,才能滿足其正常生長發育的需求。
一、多施有機肥。用較多的有機肥作底肥,不僅有利于大豆生長發育,而且有利于根瘤菌的繁殖和根瘤的形成,增強固氮能力。一般每畝可施農家肥3-4噸或餅肥40-50千克。麥茬直播夏大豆由于播種時間緊,來不及整地施基肥,應強調前茬小麥田多施有機肥,培肥地力。使大豆利用殘肥,獲得好收成。
二、巧施氮肥。大豆需氮素雖多,但由于其自身具有固氮能力,因此需要施用的氮肥并不太多,關鍵是要突出一個“巧”字。中等以下肥力的田塊,適時適量施用氮肥有較好的增產效果;高肥田可少施或不施氮肥,施用過多不僅浪費,而且還會造成減產。一般地塊每畝可施尿素5千克或碳酸氫二銨15千克。
三、增施磷肥。大豆作為一種油料作物,需要較多的磷素營養,屬于一種喜磷作物。充足的磷肥供應對于保證大豆正常生長,提高大豆產量有重要作用,因而大豆種植要施用足夠多的磷肥。磷肥在土壤中的移動性差,所以磷肥宜作基肥早施。一般每畝可施過磷酸鈣15-20千克或磷酸氫二銨8-10千克。如果前茬小麥施足了磷肥,土壤中不缺磷,種大豆時可不再施磷肥。
四、合理施用鉀肥。鉀也是大豆所需主要營養元素之一。鉀在土壤中的含量一般較高,但因農業生產過程中,往往存在重氮、磷而輕施鉀的觀念,鉀肥的施用較少或不施用,這樣便造成鉀素的相對缺少。特別是高產栽培更是表現出鉀肥的不足。鉀肥的施用對于提高作物抗逆性、防止作物早衰有重要作用。一般每畝可施氯化鉀10千克。
五、注意微肥的施用。對大豆生長發育及產量的影響較重要的微量元素主要是鉬、鋅、硼。鉬可以促進大豆根瘤菌的固氮作用、滿足大豆氮素營養;而鋅、硼可以提高結實率,鉬、鋅、硼的施用可以提高大豆產量。鉬肥(鉬酸銨):堿性肥,基肥每畝1~2kg,葉面噴施濃度為0.05%~0.1%,每畝用肥約100g~150g;鋅肥(硫酸鋅):堿性肥,基肥每畝1kg,葉面噴施濃度為0.01%~0.05%,每畝用肥約100g~150g;硼肥(硼砂):堿性肥,基肥每畝1~2kg,葉面噴施濃度為0.1%~0.5%,每畝用肥約100g~150g。
六、葉面噴肥。大豆進入花莢期是需要各種營養元素最多的時期,而鼓粒后期植株根系開始衰老,吸收能力下降,大豆常因缺肥而造成早衰減產。大豆葉片對養分有很強的吸收能力,葉面噴肥可延長葉片的功能期,且肥料利用率很高,對鼓粒結實作用明顯。鼓粒前期有早衰現象的豆田,每畝可用尿素0.5-1公斤加磷酸二氫鉀100-150克兌水75公斤于晴天傍晚進行噴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