朊毒體(英文名Prion,最早為proteinaceous infectious particle之意,中文譯名以前也叫作朊病毒、蛋白質感染因子、蛋白侵染子、朊病素、朊蛋白等)是一種具有感染性和自我復制能力的因子,也叫做普列昂或蛋白質侵染因子。雖然它們具體的活動和復制機制還不是很清楚,但是它們通常被認為是引起先前一系列人們了解甚少的傳染性海綿狀腦病的原因,這些腦病包括羊搔癢癥和牛綿狀腦。ㄒ步“瘋牛病”)。這些疾病對腦組織結構的影響都是致命的和不可醫治的。
朊毒體最早由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的斯坦利·B·布魯辛納(Stanley B. Prusiner)于1982年發現的。
推測朊毒體僅由蛋白質組成,沒有核酸。在這之前,科學家認為所有的病原體都有可復制的核酸(細菌、病毒等等)。
研究人員發現了一個突破口:這種具有感染性的因子主要由被稱為PrP的蛋白質組成的。這種蛋白質可以在細胞的膜上找到(具體功能還不了解),但是與具有感染性的因子PrpSC與正常因子PrPC在形狀上有一點不同?茖W家推測這種變形的蛋白質會引起正常的PrPC轉變成具有感染性的蛋白質,這種連鎖反應使得正常的蛋白質和致病的蛋白質因子都成為新病毒的材料。在這個假說被提出來以后,產生PrP的基因被抽離出來,產生不同形狀的突變基因被成功的定義和復制,研究實驗鼠的結果為這個假說提供了支持,這些證據現在是強有力的,但并不是無可爭議的。
朊毒體似乎在直接與受感染的組織接觸時感染性很強。例如,人們可能會因為注射直接來源于人類腦下垂體的生長激素而感染Creutzfeldt-Jakob疾病或變異性克雅氏病(nvCJD),或通過腦部外科手術的儀器傳染(朊毒體可以幸存于通常為外科器械消毒的高壓滅菌器)。通常也認為,食用受感染的動物可以通過積累緩慢地引起疾病,特別是可以引起朊毒體在世代間積累的同類相食或類似的行為,例如太平洋一個小島上發生的庫魯病。雖然這種風險沒有被證明,但是現代農場不接受給反芻動物喂養反芻動物蛋白質粉末就是一個警惕。
朊毒體沒有引起免疫系統察覺的原因是,它們的“安全角式”從個體出生的一刻起就存在于體內。“危險”朊毒體與之的差別只是它們的折疊結構有差別。朊毒體通過不斷聚合,形成自聚集纖維,然后在中樞神經細胞中堆積,最終破壞神經細胞。根據腦部受破壞的區域不同,發病的癥狀也不同,如果感染小腦,則會引起運動機能的損害,導致共濟失調;如果感染大腦皮層,則會引起記憶下降。變異性克雅氏病的致死率較高。
斯坦利·B·布魯辛納提出PrpSC PrPC具有相同的一級結構(氨基酸序列)而具有不同的高級結構(構象)的假說,打破了以往蛋白質的一級結構決定高級結構的定律,從而獲得了1997年的諾貝爾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