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咬合異常、創傷、精神、營養、發育,全身疾病或局部結構異常等因素造成的一種顳下頜關節的病理性改變,稱為顳下頜關節紊亂綜合征,該綜合征并非指單一的疾患,而是一組病因尚未完全清楚的疾病的總稱。臨床主要表現為關節區或關節周圍肌的疼痛、關節彈響或雜音,以及關節運動、開口度、開口型異常等。臨床分為咀嚼肌功能紊亂類,關節結構紊亂類及關節器質性改變類。 本病好發青壯年,20-30歲女性患病率高,大多數為功能紊亂表現。本病早期有較有效的治療藥物和方法,治愈率較高,器質性破壞患者多數是未經正規治療者、未及時接受治療者,因此,及早發現,及時治療是關鍵
臨床表現
1.關節區及咀嚼肌附著區疼痛; 2.下頜運動時伴輕重不等的彈響或磨擦音; 3.不同程度的下頜運動障礙,如張口受限、張口度過大及開口型異常等; 4.有時肌肉痙攣、疼痛可延至頸肌、甚至后背肌肉,并可找到壓痛“板機點”; 5.常有合關系異常;
診斷依據
1.關節區或關節周圍肌肉疼痛,有時疼痛可放射至頸、頭、顳等部位; 2.關節彈響或雜音; 3.關節運動,開口度及開口型異常; 4.合關系異常或垂直距離改變; 5.肌電圖檢查顯示患側口頜系統肌電圖出現異常變化; 6.X線檢查或造影攝片顯示髁狀突位置不正常、后期有關節頭或關節凹形態改變和骨皮質不完整;
治療原則
1.解痙止痛治療; 2.合墊治療; 3.物理治療; 4.手術治療;
用藥原則
1.對咀嚼肌功能紊亂類病例以口服止痛藥物和封閉療法為主; 2.對關節結構紊亂類病例采用局封和合墊治療,附著松馳者注射硬化劑療效較佳。
輔助檢查
1.對顳下頜關節的咀嚼肌功能紊亂類的檢查專案以檢查框限“A”為主; 2.對顳下頜關節結構紊亂類及關節器質性改變類的檢查專案可包括檢查框限“A”、“B”或“C”。
療效評價
1.治愈:癥狀消失,張口正常。 2.好轉:癥狀減輕。 3.未愈:癥狀無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