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菇是我國南方普遍栽培于稻草堆上的一種傘菌。肉肥嫩,味鮮美,香若蘭,是深受人們喜愛的食用菌之一。它的別名很多,閩粵一帶,因它生長在稻稈上,稱為稈菇;湖南瀏陽一帶,因它原生于腐熟的麻稈殼葉上,稱為麻菇;又由于菌柄基部有一蛋殼形的苞腳(菌托),所以稱為美味苞腳菇;烘干時具有特殊濃郁的香昧,又稱蘭花菇。
草菇的營養(yǎng)價值很高,據(jù)福建農(nóng)學院分析,新鮮草菇含水分92.39%,蛋白質2.68%,脂肪2.24%,灰分0.91%,糖2.6%(還原糖1.66%,轉化糖0.95%)。每百克鮮草菇中含維生素C206.27毫克。又據(jù)三明真菌站分析,草菇蛋白質中含有17種氨基酸,其中包括人體所需要的8種必需氨基酸。草菇氨基酸的含量,隨生育階段的不同而變化,在初熟期的子實體,氨基酸的含量最高,其他階段的含量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所以在生產(chǎn)實踐中,必須采收初熟期的子實體,才能獲得優(yōu)質的商品菇。
草菇原系熱帶和亞熱帶高溫多雨地區(qū)的腐生真菌,生長在腐爛的稻草堆上。我國華南各省早有栽培,并把它作為一種珍貴的菜肴。至于人工栽培,起于何時何地,卻難以考究。在我國許多著名的農(nóng)、醫(yī)古籍中,尚未發(fā)現(xiàn)有關草菇及其栽培方法的記載。但在一些地方縣志上,卻有簡要的記述,如廣東省英德縣續(xù)志(1930)年第16卷物產(chǎn)略中的菜類篇有如下的記載:“稈菇又名草菇,稻草腐蒸所生,或間用茅草亦生。光緒初溪頭鄉(xiāng)人始仿曲江南華寺制法,秋初于田頭中筑畦,四周開溝蓄水,其中用牛糞或豆麩撒入,以稻草踏勻卷為小束,堆置 畦上,五六層作一字形,上蓋稻草,旁亦以稻草圍護以免侵風雨,且易蒸發(fā),半月后出菇蕾如珠,即須采取,剖開烘干。若過時不采則開如傘形,俗名老菇婆,其價頓貶,每年草菇登場,人輒往各村收買,販往韶州,烏石或運往省地售之。”可見我國在清朝光緒以前就栽培草菇,并積累一套較為完整的栽培經(jīng)驗。
草菇在菲律賓、馬來西亞、印尼、泰國、緬甸、越南、印度、斯里蘭卡、日本和馬達加斯加等國都有分布和人工栽培。
栽培草菇,是以稻草、蔗渣、棉籽殼等為基本培養(yǎng)料,原料來源豐富,而且方法簡單,不需任何設備,房前屋后,墻頭地角都可栽培,花工少,成本低,收益快。其產(chǎn)品,特別是商品草菇銷量日增,國內外市場供不應求。因此,發(fā)展草菇生產(chǎn),對增加農(nóng)村副業(yè)收入,滿足人民生活需要和支援國家出口,都有重要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