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新版在线天堂-桌下含校园污肉高h-坠落女教师-椎名由奈在线播放-六月色婷婷-六月丁香婷婷天天在线

食品伙伴網服務號
當前位置: 首頁 » 生產技術 » 養殖技術 » 水產養殖 » 正文

棘胸蛙的苗種繁育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3-08-23
核心提示:棘胸蛙又稱石蛙、石雞,屬兩棲綱,無尾目、蛙科、蛙屬,是一種分布于湖南、湖北、江西、安徽等省山區的大型特種稀有蛙,最大個體可以達750克。棘胸蛙除食用外,還有很高的藥用價值。
       棘胸蛙又稱石蛙、石雞,屬兩棲綱,無尾目、蛙科、蛙屬,是一種分布于湖南、湖北、江西、安徽等省山區的大型特種稀有蛙,最大個體可以達750克。棘胸蛙除食用外,還有很高的藥用價值。

一、 棘胸蛙的生物學特性

(一) 形態特征 棘胸蛙皮膚粗糙,背部有許多疣狀物,多成行排列而不規則。頭、軀干、四肢的背面及體側布滿小圓疣,以體側最明顯。頭扁而寬,吻端圓,吻棱不顯;鼻孔位于吻與眼之間;眼間距小于鼻間距;兩眼后端有橫置的膚溝,顳褶極顯著;背部涂棕色,兩眼間有一黑橫紋,上下唇邊緣有黑縱紋。雄蛙有一對咽側內聲囊。胸部滿布分散的大刺疣;前肢粗壯,指端膨大成圓球形,指側有厚緣膜;關節下瘤及掌突均發達,第一指基部粗大,內側三指均有黑刺。雌蛙胸部無刺,背面有分散的圓疣。棘胸蛙后肢肥碩,脛趾關節前伸可達眼部,跗褶明顯;趾間全蹼,第一、五趾的游離緣有膜;關節下瘤發達;內耳突發達,無外耳突。

(二) 生活習性 棘胸蛙常喜棲息于深山老林的山澗和溪溝的源流處,尤喜棲居在懸巖底的清水潭以及有瀑水傾瀉而下的小水潭,或有水流動、清晰見底的山間溪流中。棘胸蛙畏光怕聲,后肢粗壯,跳躍能力很強,彈跳高度可達1米。傍晚時爬出洞穴,在山溪兩岸或山坡的灌木草叢中覓食、嬉戲,異常活躍。但其活動范圍不大,多在洞穴周圍20—30米,夜深時,返回洞穴。白天一般伏在洞口,或潛伏在草叢、砂礫和石頭空隙間,伺機捕捉附近的食物。一旦遇蛇、鼠等敵害或人,迅速退回洞內,或潛入水底。棘胸蛙對氣溫、水溫環境變化非常敏感。在悶熱、干躁、氣壓較低的夜晚,或是暴風雨來臨之前,紛紛出洞,向較高的巖石或山坡跳躍,并且伴有低沉而雄壯的鳴叫聲。棘胸蛙的活動強弱與其外界環境條件密切相關,水溫變化對其影響尤為明顯。水溫18-28℃活動、攝食正常。水溫超過30℃則會出現夏眠,水溫超過36℃則活動異常,甚至出現死亡。秋末水溫低于15℃,開始冬眠,不動不食,雙目緊閉,藏于洞內。以避不良環境。冬眠時,主要靠體內貯存的養分來進行極為微弱的新陳代謝。據觀察,一般在霜降后開始冬眠,驚蟄前后水溫(在15℃以上)陸續復蘇,冬眠期約100多天。冬眠期間,若天氣睛暖,水溫高于15℃時,也有部分蛙伏在洞口或跳出洞穴活動。冬眠時,棘胸蛙喜棲居于山溪的深水潭內或溪邊穴中。

(三) 攝食習性 剛孵化出膜的小蝌蚪,以自身的卵黃囊為營養;當卵黃囊消耗后,以浮游生物、輪蟲、纖毛蟲、草履蟲、苔鮮、植物碎屑為食。人工飼養時,可投喂一些高蛋白的飼料,如蛋黃、豆漿及魚粉等。幼蛙的食譜較廣,以食昆蟲為主,兼食蚯蚓、螺蚌幼體、小魚小蝦及其它小型動物。有時也少量攝食一些植物的嫩葉花果種子。棘胸蛙的視力較差,只能食活餌,當發現食物目標時,就猛然跳起,直撲食物對象攝住食物,并迅速卷入口中。捕食多在傍晚和夜間進行。人工喂養時,經過馴化可攝人工顆粒飼料。

(四) 繁殖習性 棘胸蛙雌雄很易從外形上區分:雄蛙個體較大,前肢粗壯,胸部有大黑刺,內掌突有婚墊及大黑刺,有咽側聲囊孔;雌蛙個體較小,前肢較細,胸部無大黑刺,無婚墊,無咽側聲囊孔,繁殖季節腹部飽滿、柔軟,其性成熟為2齡。繁殖季節為4-9月,5-7月為繁殖盛期。棘胸蛙為1年多次產卵類型。群體產卵一年分三批,第一批在4月下旬;第二批為5月底至6月初;第三批為7月上旬至8月。其產卵量與個體大小、水溫及性腺發育狀況而有差異。棘胸蛙的交配一般在晚上進行,交配前,雄蛙發出“呱呱”的求偶聲吸引雌蛙。雌蛙聽到叫聲則在水中徘徊,有時發出“卡”的應和聲,尋求擁抱。抱對時,雄蛙騎伏在雌蛙背上,并用其前肢緊抱,精、卵同時產出體外行體外授精。

二、 棘胸蛙的人工繁殖

(一) 人工繁殖場的建造 1、親蛙池的建造:親蛙池面積以300-400平方米為宜。水面過小,則水溫、水質變化激烈,影響親蛙的正常發育;水面過大,則管理不方便。池深1.2-1.5米,能蓄水1m左右。池底應有少量軟泥和水生植物。池堤坡比1:2.5。池的周圍或中間應留有一定的陸地,以供親蛙棲息、攝食,水、陸面積比以1:1為佳。陸地應種植草木、蔬菜等,池內移植一些水生植物,如金魚藻、馬來眼子菜、輪葉黑藻、水葫蘆等,便于親蛙的隱蔽和棲息。 2、 產卵池的建造:產卵池面積較小,一般50-60平方米,水深40-50厘米。淺水區的面積占水面1/3左右,以利親蛙產卵,池內應移植一些水草,供親蛙棲息,附著蛙卵。 3、孵化池的建造及孵化箱的縫制:孵化池以專門設計的水泥池為好。面積1-2平方米,可數個連接,以便按不同的產卵期分批孵化。池用磚砌,表面用水泥抹光。池壁高60厘米,池底高出排水溝10厘米。位置盡量靠近親蛙池、產卵池和蝌蚪池,以便轉池。注水口與排水口相對成直線,排水口用彎管自池底導出。孵化池上方設雨棚以遮蔭擋雨。蛙卵孵化還可用孵化箱。孵化箱可用40-60目的篩絹布或棉紗布縫制。孵化箱為敞口型,底面積1-2平方米,箱體高60厘米,固定在木框架或用竹竿漂浮在水池中即可。 4、 蝌蚪池的建造:蝌蚪池可以是土池也可以是水泥壁土質池。飼養初期,以水泥壁土質池飼養效果好,一方面池水較清,池水不渾濁;另一方面蝌蚪可以吸附在池壁上休息。但水泥池也有不利的一面,即在蝌蚪變化為幼蛙時登陸不便。解決的辦法是:在池中擱置一些木板、竹簾,以供幼蛙登陸。水泥池面積一般為2-4平方米,池深50厘米,有排灌水孔,并留有陸地。若用土池培育蝌蚪,面積宜大些,一般為10-20平方米,水深40-50厘米,在池的沿岸應搭遮蔭棚,或種植瓜果遮蔭。

(二) 人工繁殖技術 1、親蛙的選擇 選作人工繁殖的親蛙,無論雌雄,一般要求2齡以上,體重300克以上。個體小的親蛙精子和卵子含量少,質量差,受精率也低。成熟的雌蛙腹部膨大柔軟,卵巢輪廓明顯,富有彈性,用手輕輕觸其腹部,可感到成熟的卵粒。雄蛙喉部黃斑明顯,鳴叫高昴。雌雄親蛙均無病無傷,精力旺盛。 2、親蛙的運輸 親蛙運輸宜在春、秋兩季進行,夏季高溫酷暑,冬季嚴寒冰凍,均不宜運輸。運輸容器可用木箱或塑料箱。其高度約10厘米,大小以便于搬運為準。裝箱時,箱底先墊鋪一層水草。親蛙裝入小紗布袋中,每袋裝1只,然后放入箱中。每袋之間也用水草隔開。裝滿后再鋪一層水草,最后將箱子疊起蓋嚴。運輸途中每隔3-4小時灑水一次,保持蛙體濕潤,這樣可運5-6天。需要注意的是:親蛙在起運之前,要先停食2-3天,以減少運輸途中排泄糞便和感染疾病。另外,運輸途中盡量減少震動,以免親蛙受傷。 3、親蛙的飼養管理 (1)放養密度和搭配比例 親蛙個體大,需要一個寬松的環境,如果放養密度過大,親蛙在池內相互干擾,爭食爭地盤,影響其正常發育,一般每平方米放養1-2只,雌雄為1:1或2:1,雄蛙過多,不僅與雌蛙爭食爭場所 ,而且易引起相互撕殺受傷,影響正常發育。 (2)飼養管理 在親蛙下池前10天左右,要用生石灰或漂白粉清池消毒。親蛙下池時用2‰的食鹽水浸泡15-20分鐘,再下池。親蛙下池后,開始由于環境改變,很少出來活動,稍有聲響即潛入水中。4-5天后即可活動攝食。親蛙的飼料要求達一定的蛋白質含量,以親蛙積累營養物質,促進其性腺發育成熟。在日常飼養中注意加入一定的肉骨粉和蛋氨酸,以增加懷卵量和精子活力。高脂肪、高熱量的飼料少喂,以免親蛙脂肪積累過量而導致難產。最好投喂一些鮮活餌料,如蚯吲、小魚、蝦、螺蚌肉等。越冬后的親蛙日投喂量為體重的5-6%,產卵后1-2月,投喂量為體重的8-10%。每天上午9時和下午4時定點投喂。(3) 投喂方法 一般在池邊設食臺,其底部用密網、窗紗布或編織袋,釘在木框或竹框架上,浮于水面,使食臺內保持3厘米左右的水深,將活食投放于其內,讓親蛙自由攝食,膨化顆粒飼料也可投放在食臺上。特別需要強調的是:活餌死亡發臭或飼料變質,均應及時清除。 4、 人工催產(1) 催產藥物、劑量及藥液配制:用于親蛙催產的藥物有:絨毛膜促性腺激素,劑量為每千克親蛙用3-5毫克或800-1000國際單位;促黃體素釋放激素類似物,劑量為每千克親蛙用20-25微克;其它蛙類的腦垂體,劑量為每千克親蛙用6-8個。雄蛙劑量減半。也可用高效催產合劑、混合激素等。配制藥液時,先稱欲催產的親蛙總體重,根據不同藥物劑量,計算出用藥量;再根據每只蛙注射1毫升-2毫升的份量計算出注射用生理水的用量,將藥物溶解于水中。(2)注射的部位和方法。當水溫達20℃以上,雄蛙鳴叫頻繁,雌蛙腹部膨大時,即可催產。注射部位有腿部肌肉或腹部皮下。肌肉注射時,注射器與蛙體成450角進針1.5厘米;皮下注射時,用鑷子夾起腹部皮膚,按水平方向進針2厘米;退針時輕輕按摩針孔,以防藥液外溢。注射后應靜放片刻,然后雌雄按1:1配比放入產卵池,6-8小時后,雄蛙叫聲高昴,開始追逐擁抱雌蛙,即產卵受精。若超過10小時還未見抱對,需注射第二針,劑量為第一針的80%。 5.人工授精 親蛙注射催產劑4—5小時后,即可見雌雄親蛙互相追逐、擁抱,這時左手抓住蛙,右手順著泄殖腔方向擠壓雌蛙腹部,將卵子從泄殖孔擠入臉盆內,另一人解剖雄蛙,取出精巢并切碎,加入一定量的生理鹽水拌勻制成精子懸液,潑灑在卵子上,用羽毛攪拌1-2分鐘,使精卵充分混合接觸,然后將受精卵移入孵化池或孵化箱內孵化。 6.受精蛙卵的人工孵化(1) 孵化前的準備 孵化蛙卵的設備大小由受精卵的數量多少而定,一般50—60厘米深的水體,每平方米可放受精卵5000—6000粒,水泥池、水缸、瓷盆、木盆、水族箱、魚苗網箱等均可作為孵化工具,其中以水泥池和魚苗網箱的孵化效果最好。使用前,孵化工具須用1‰的高錳酸鉀液浸泡5—6天 ,然后注入清水,保持水深30—40厘米,用洗凈消毒后的水花生等水草均勻地捕在水中,以不露出水面為好,用以支撐卵塊,防止下沉,然后將受精卵塊輕巧移放在水草上并漂浮水面。(2)孵化的環境條件:蛙卵的孵化要求一定的環境條件,環境條件適宜能提高受精卵的孵化率。a.水溫是蛙卵孵化的主要條件之一,棘胸蛙胚胎發育的適宜溫度為20—31℃,最適水溫為25—31℃,水溫高于35℃或低于15℃,就會出現死亡。水溫為30℃,胚胎發育到鰓蓋完成期需134小時,25℃時需188小時,孵化期間要注意水溫的劇烈變化。b.孵化用水的pH值范圍為6—8.6,但以7—7.5最好。c.孵化用水含鹽度0.2%時,對胚胎發育無不良影響,但鹽度超過0.3%時就會出現畸形,鹽度達1%時,胚胎停止發育。d.蛙卵孵化用水的含氧量要求4毫克/升以上,低于3毫克/升,則會影響胚胎發育,低于2毫克/升,胚胎因缺氧而死亡。因此,最好采用流水孵化,以不沖動蛙卵為度;采用靜水孵化,應經常換水,每天至少換水一次,每次換水1/4左右,以確保水含氧充足和水溫穩定。e.孵化用水鐵質及其他金屬離子的含量不得超過飲用水標準,否則會降低孵化率。f.孵化用水忌接觸農藥,化肥。孵化要求保持穩定的水位,一般30厘米為宜。過淺,則水溫變化大;過深,則沉入底部的蛙卵則受影響。(3)孵化管理:a.防曬防雨。孵化最好在室內進行,室外孵化時,要在孵化工具上方搭涼棚,既可防太陽曝曬,又可以防止暴雨擊散卵塊,沉入水底,影響孵化率。b.防止受精卵密集成團。若蛙產卵不慎或采卵操作不慎,使卵塊粘成一團,則團塊內層的卵粒因缺氧而壞死,并易霉發水霉,敗壞水質,大大影響孵化率。卵團大太,應將其分小,使之單層排列,或用水草撥動卵塊,使其疏散。操作時動作要輕,帶水分離。c.防止水質惡化。未受精卵和壞死卵呈灰白色,腐敗分解會產生有機酸污染水質,使正常受精卵發育受阻,降低孵化率。為此,必須及時用紗布制成撈海把壞卵撈出。腐敗的水草等雜物也應及時清除。d.防止敵害。孵化用水需經40目的篩絹過濾后方可使用。萬一水中混入劍水蚤、小雜魚等敵害吞食蛙卵和小蝌蚪時,可向池中潑灑百萬分之一的晶體敵百蟲將其殺死,而對蛙卵及蝌蚪無毒害。

  三、蝌蚪和幼蛙的培育

  (一)蝌蚪的培育 剛孵化的小蝌蚪全長4-5厘米,頭部有馬蹄形吸盤,口位于吸盤的下方,卵黃囊很大,用于供給養料,隨著個體長大,蝌蚪的游運能力增強,要轉入蝌蚪池飼養。在蝌蚪轉入前,應先將蝌蚪池消毒,水泥池用1/50000的漂白粉清毒,土池用0.2‰生石灰清池。 1. 蝌蚪的放養密度 蝌蚪的放養密度與水質、飼料、個體大小等直接相關。合理的放養密度,能提高蝌蚪的成活率和生長速度。一般孵化10天后就要疏散飼養,每平方米放蝌蚪1500-2000尾;20天后每平方米放蝌蚪700-1000尾;30天后,每平方米調整密度為100尾左右。若水源條件好,飼料充足,飼養管理水平高,放養密度還可增加2-3倍。 2. 蝌蚪的飼養 蝌蚪孵出3天后就要開始投喂人工飼養,開口飼料以熟蛋黃為好。其用法:先將熟黃揉碎,加水化開,用40目的紗布過濾后全池潑灑投喂。每3000-4000尾蝌蚪每天喂熟蛋黃1個,每天早晚各喂一次。5-6天后,可改喂粉狀飼料,投喂方法是:在池的兩過各搭一根竹竿,用細繩把飼料盤捆住系在竹竿上,把飼料盤沉入水中10-20厘米。然后每天把粉狀飼料搓成面團狀,投放于飼料盤中,蝌蚪即可進入飼料盤內攝食。也可在池淺水處放設一塊篾席,將飼料投在篾席上,投飼量根據蝌蚪的生長情況逐漸增大。10-20天內,1000尾蝌蚪,日投餌量50-100克,動物性飼料占60%,植物性飼料占40%,30天后到變態,每1000尾蝌蚪日投餌500-1000克,動物性飼料和植物性飼料各占一半,每天投喂2次,早晚各一次,若大面積土池培育,在放養前6-7天,向池內注入新水,并投放經腐熟發酵的畜禽糞或綠肥等作基肥培肥水質,一般每畝施基肥500-600Kg。在飼養期間,還要根據水質情況追施糞肥或綠肥,每次每畝追施量為5-10公斤。 3. 水質管理:蝌蚪個體小要求在較小的水體中生活,水深開始時以較清淺為好以提高水溫促進蝌蚪生長,隨著個體長大進入夏季,要適當加深水位,防止高溫;冬季也應當保持適宜水位,使蝌蚪安全越冬。養殖蝌蚪的水質要求,“肥、活、嫩、爽”。若發現池水冒氣泡或臭味時,要立即換進新水。一般6-7天換水一次,天氣久旱炎熱,池中的殘餌剩料易發酵變質,污染池水,所以應每天清除飼料盤內的剩餌,并每隔3-4天換水一次,若水源缺乏,不易整池換水時,可開啟蝌蚪池底部的排水口,排放一部分老水,再補充一些新水。另外,池中適當投放些水草(如浮蓮、水葫蘆等水生植物),以消耗養分、凈化水質和供蝌蚪棲息。 4. 控制變態,培育大規格蝌蚪;幼蛙的個體大小與蝌蚪的大小有關,蝌蚪越大,其變態后的幼蛙個體也越大,如體長8-10厘米的蝌蚪,變態后的幼蛙體重僅4-5克,而體長14-15厘米的蝌蚪,變態后的幼蛙體重可達8-9克。個體小的幼蛙越冬成活率一般僅30%左右,并且即使成活的幼蛙,大多因體質瘦弱多病,開春后也已無力主動攝食,因而很難養成商品,因此,在實際生產中,根據不同季節孵化的蝌蚪,采用不同的方法培育,以提高成活率和生長速度。 4-5月份孵化的蝌蚪,采取增溫或保溫以及增加飼料動物性飼料比例等方法,加快蝌蚪生長,促使其早日變態,至7月份完成變態,再經100天培育,體重可達100克以上越冬,至翌年6-7月份可達商品規格。 6-7月份孵出的蝌蚪,水溫適宜,生長速度快,但生長期短,應加強培育,多投喂動物性飼料,使之在9月份前完成變態,變態后的幼蛙應稀放精養。多喂養鮮活餌料,使其在越冬前體重達50克以上,方能安全越冬。 7月份后孵化的蝌蚪,生長期不足100天,即進入越冬期,若完成變態發育,則幼蛙因攝食時間短,體質虛弱,越冬成活率很低,在實際生產中,為防止蝌蚪變態為幼蛙越冬,通常減少動物性飼料,以植物性飼料為主,在蝌蚪池上方搭遮蔭架,并經常加注水溫較低的河水洚溫。適當稀養,促進蝌蚪生長,使其充分發育體長達12厘米以上,到翌年4-5月份變態,此時變態的幼蛙,個體大,體質好,生長速度比越冬前變態的幼蛙還快。 5. 注意防暑與越冬:適應蝌蚪生長的最佳水溫22-26℃,當水溫超過30℃時,水的理化性質發生劇變,將影響蝌蚪生長發育;當水溫超過35℃時,蝌蚪便開始出現死亡,因此,在盛夏高溫季節要搭設涼棚并勤換水,加深水位,以降低水溫,當水溫在20℃以下時攝食量減少,當水溫在15℃以下時,蝌蚪停止攝食,但蝌蝌的耐寒性比幼蛙強得多,只要池中保持一定的水深,并在越冬池上加蓋一些稻草,蝌蚪就能安全越冬。

     (三) 幼蛙的培育 1. 幼蛙池的建造 幼蛙池的面積不宜過大,大者幾十平方米,小者3-5平方米均可,為了便于幼蛙馴食,以小池為好。幼蛙養殖可用土池,也可用水泥池,池深60-70厘米,保水性能好。為了防止幼蛙外逃和外敵入侵,幼蛙池四周要用蘆簾或紗窗網布圍起來,其高度1米左右。進出水口也要加攔網,以防進、排水時幼蛙外逃,高溫季節,幼蛙池要搭投遮陰棚。周圍種植面瓜、絲瓜或葡萄等。冬季,幼蛙池要搭塑料棚,并加蓋稻草等,以保幼蛙安全越冬,幼蛙池內搭餌料臺,兼作休息場所。 2.幼蛙的前期培育:蝌蚪孵出后約經80天左右的培育可完成變態成幼蛙,幼蛙的形態與生活習性已和蝌蚪完全不同,這時四肢已經長成,尾部逐漸縮小直至完全消失,口裂逐步加深,鼓膜形成,最后口裂延伸到鼓膜的下方,舌也成長發達,鰓退化為肺。這是棘胸蛙從水棲到陸棲的過渡時期,從此之后棘胸蛙不能長期潛入水中利用水中的溶氧,而需登上陸地或經常露出水面,在空氣中呼吸,這時幼蛙剛剛形成,開始陸棲生活,其形態結構和生活習性都在變化之中,各種器官還不很完善和發達,特別是捕食、運動器官還不很發達,捕食、運動能力較差,若得不到餌料補充,極易引起死亡。因此選擇適口的餌料,精心飼養,是提高幼蛙成活率的關鍵。剛變態的幼蛙體重約5-15克,個體差別大,體質弱嫩,需進行一段時間的前期培育,前期培育主要是喂活餌料,以蛆和小雜魚為最好,小雜魚以長條形活魚為佳,每100只幼蛙每天投喂100-150克。蛆在投喂之前都要用清水漂洗干凈,保證幼蛙吃飽。幼蛙經7-8天的前期培育,體質強壯,即可開始馴食。 3.幼蛙的食性馴化:棘胸蛙和其它蛙類一樣,在自然條件下歷來以活的動物為餌,不攝死餌,但在人工飼養條件下,通過馴食也可吃人工飼料,其馴食方法如下:①以小雜魚為引誘物質,在幼蛙前期培育時,首先選擇長條形的小雜魚也投喂,投喂一定時間后,將體型較高的魚剪成長條形,或將長條形較大的魚從中剪斷混在活魚中投喂,以后活魚比例逐漸減少,死魚比例逐漸增加,以至全部投喂死魚。在死魚占絕大部分時,逐漸加進顆粒飼料,最后全部投喂顆粒飼料。餌料都投喂在水中的餌料臺上。餌料臺以木條和紗窗布做成,放在水中。投喂小雜魚時,由于小魚的跳動,很快引誘蛙上臺攝食,顆粒飼料浮于餌料臺中央的水面,由于魚、蛙的活動,使水面的顆粒餌料也隨之波動,也能引誘蛙來攝食。逐漸適應習慣后,投喂任何餌料都會按時來攝食。②以蛆作引誘物質,將活蛆投放餌料臺,由于蛆的蠕動而引誘幼蛙攝食。蛆的活動幅度雖然不大,對蛙的引誘速度也不及跳動的小魚,但蛆比小魚更適口,且活動能力弱,易于被捕食,營養價值高,最適合于飼養剛變態的幼蛙。投喂時,一定要將蛆用水漂洗干凈,以免污染水質。當幼蛙習慣攝蛆后,可在蛆中摻入大小適度的顆粒餌料,以后逐步過渡到全部投喂人工顆粒飼料。③將已經馴化攝食的小幼蛙投放到未馴化的幼蛙池,由于已馴化的幼蛙攝食,可帶動和刺激未馴化的幼蛙攝食。棘胸蛙幼蛙馴食是人工養殖過程中及其重要的一環,在進行幼蛙馴食時應特別注意如下幾點:①馴化的幼蛙要大小基本一致,以防以大吃小。②馴化池大小適宜,一般為3-5平方米,水泥池或土池都可,但池底要有一定坡度,無任何隱蔽物。池面過大,幼蛙分散,不便馴食。③放養密度相對大些,每平方米不少于100只,最多可達400-500只,如放養數量太少,密度稀,攝食競爭不明顯,不能互相刺激和影響,馴食難度相對大一些,馴食的時間也長一些。④用餌料臺馴食時,馴食水深以幼蛙后腿不能著底,池中也不應有任何可供幼蛙休息的陸地或懸浮物,迫使幼蛙上餌料臺攝食和休息。⑤馴食要定時,每天在規定時間投喂2-3次,形成習慣后到時間幼蛙便會自動集中到餌料臺上來。⑥保持水質清新。馴食時由于排泄的糞便和剩餌較多,易腐敗水質,因此馴食時,每天要清洗餌料臺,并換水一次,保證水質清新,防止疾病發生。 4.幼蛙的飼養管理① 幼蛙的放養:養殖幼蛙池的面積一般為10-15平方米,每平方米放養100只左右。同池的幼蛙應保持大小基本一致,防止弱肉強食,以大吃小。② 定時定量投餌,在適溫期間,每天定時投喂2-3次,投喂量為蛙體重的3-5%,在投喂配合飼料的同時,也可投喂一些新鮮的餌料,如小魚、小蝦等。③ 保持水質清新,室內養殖需要每天換水,清洗池內和食臺上的殘餌和排泄物保持水質清新,室外土池養殖,雖然不需每天換水,但要注意水質不能過肥和發臭也要經常加注新水。④ 注意觀察,及時防病,在每天投餌時,要注意觀察幼蛙的攝食和活動情況。若發現有的蛙離群不活潑,或腹部鼓起浮于水面不下水,或垂頭伏于池底,都是已患病的表現,要及時診斷,對癥下藥。⑤ 防除敵害,幼蛙的主要敵害是老鼠和蛇,要經常檢查圍欄投施,是否被老鼠等敵害損壞,損壞的地方要及時修補,以防幼蛙逃走或敵害侵入,在圍欄網外定其投放鼠藥殺鼠。⑥ 注意防暑和防寒:棘胸蛙的最佳生長溫度為22-26℃,在飼養其間,水溫超過32℃,幼蛙生長就受到影響,因此在高溫季,蛙池要注意遮蔭,如載種各種瓜果、葡萄等。在室內養殖要經常注意打開門窗,保持通風。在冬季,幼蛙不耐低溫容易凍死,故要注意保溫。室外幼蛙池要加蓋塑料布,若遇雨雪冰凍,最好在塑料棚上加蓋一層稻草,經常加注一些井水,保持水溫在10℃以上。室內養殖,要密閉門窗,加深水位,或適當加溫,保證幼蛙安全越冬。

編輯:foodqa

 
分享:
關鍵詞: 棘胸蛙 苗種 繁育
[ 網刊訂閱 ]  [ 生產技術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推薦生產技術
點擊排行
 
 
Processed in 0.239 second(s), 15 queries, Memory 0.92 M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 欧美 亚洲 日韩视频| 91系列在线观看免费| 在线观看国产日韩| 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免费又黄又硬又爽大片| 亚洲中文字幕一二三四区苍井空 | 伊人成色综合人网| 国产又粗又黄又爽的大片| 特黄特色大片免费播放器9| 动漫美女的禁| 十九岁在线观看免费完整版电影| 成年人在线免费观看视频网站| 奇米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99福利在线| 秋霞成人午夜鲁丝一区二区三区| jizz破处| 日本精品久久无码影院| 菠萝视频高清版在线观看| 欧美日韩一区不卡在线观看| 99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欧洲精品一区二区不卡观看| yellow在线观看免费高清的日本| 欧洲另类一二三四区| 成人国产免费| 色欲档案之麻雀台上淫| 国产九色在线| 亚洲午夜精品aaa级久久久久| 加勒比一本之道高清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无遮挡| 欧美 另类 美腿 亚洲 无码| www.色片| 我要女人的全黄录像| 国产色精品久久人妻99蜜桃麻豆| 亚洲AV无码乱码国产麻豆穿越| 九九热这里只有精品视频免费| 777午夜精品久久AV蜜臀| 青青久久久| 国产亚洲日韩欧美视频| 中文字幕在线不卡精品视频99| 人与禽交3d动漫羞羞动漫| 国产美女又黄又爽又色视频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