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種選擇:要選擇生長快、成活率高、飼養時間短、飼料轉化率高、品質好、屠宰后胴體美觀的優良品種。目前,從國外引進的肉雞品種有10余種,如艾維茵、愛拔益加(AA)、哈巴德、阿納克、皮得森、羅斯、寶星、羅曼、明星、彼得遜等。從肉雞飼養的生產實踐來看,艾維茵和愛拔益加(AA)肉仔雞是最受歡迎的優良品種。它們的共同特點是,生長快,成活率高,適應性好。另外,我國地方品種肉雞也不少,如石岐雜雞、惠陽雞、桃源雞、北京油雞、北京黃雞、新浦東雞、肖山雞、莊河雞等。這些雞的特點是肉質鮮美、皮脆骨細、雞味香濃,但生產性能較低。
場家選擇:購買雛雞一定從有生產經營許可證、質量信得過的種雞場購買。這些種雞場種雞來源清楚,飼養管理嚴格,出售的雛雞一般都是合格的。
質量選擇:主要通過觀察外表形態,選擇健康雛雞。高質量的雛雞應具有下列特征,大小均勻一致、反應靈敏、性情活潑、無畸形、無臍帶閉合不良和臍帶感染的癥狀。可采用“一看、二聽、三摸”的方法進行。一看雛雞的精神狀態,羽毛整潔程度、喙、腿、趾是否端正,眼睛是否明亮,肛門有無白糞、臍孔愈合是否良好。二聽雛雞的叫聲,健康的雛雞叫聲響亮而清脆;弱雛叫聲嘶啞微弱或鳴叫不止。三將雛雞抓握在手中,觸摸膘情,骨架發育狀態,腹部大小及松軟程度。健康雛雞較重,手感有膘、飽滿、有彈性、掙扎有力。
2.雛雞運輸
雛雞的運輸也很關鍵 ,往往由于路程過長,途中照料不夠,導致受熱、受涼或受擠壓,甚至大量窒息而死亡。雛雞運輸最好在出殼24小時內運到育雛室。雛雞運輸要選用專門的運雛箱,箱子四周要有若干直徑為1.5平方厘米左右的通氣孔。運雛箱在使用前要嚴格消毒,并在箱底鋪上1~2厘米厚的軟墊料。每個運雛箱不能裝雛過多,防止擠壓造成死亡。搬運雛箱時要平起平落,用機動車運輸時,行車要平穩,速度要適中,防上顛簸震動,轉彎、剎車不能過急,防上搖晃、傾斜,以免雛雞擁擠扎堆死亡。運輸途中。要盡量保持運雛箱內溫度恒定,冬季、早春運雛宜在白天,并用棉被、毯子等物遮蓋;夏季運雛宜在早晨,要帶防雨布或搭設車篷,以防雨淋日曬。同時注意通風良好,特別注意在中間放置的雛盒 ,最易因高溫或氧氣不足而悶死雞只,隨時觀察雛雞活動、呼吸是否正常,發現問題及時采取對策,避免造成經濟損失。
3.雛雞飲水
雛雞出殼后水分散發很快,必須盡早給水,同時飲水還可以清理胃腸,排出胎糞,促進新陳代謝,加快卵黃吸收。
雛雞的飲水原則是:時間適宜、水位充足、適時調教、水質清潔、自由飲水。一般雛雞運到育雛舍稍微休息即可飲水,因為出雛時間需24小時,加上長途的運輸,雛雞消耗很大,應盡早飲水。育雛第1周要飲溫開水,水溫與室溫接近,保持20C左右。第一天的飲水應加入5%葡萄糖或蔗糖,如果雛雞脫水嚴重,可連飲3天糖水。另外,為了減少應激,在前1周的水中加入多維電解質,1周后飲清潔的涼水即可。育雛舍飲水器要充足,擺放均勻,每只雞至少占有2.5厘米水位,飲水器高度要適當,水盤與雞背等高為宜,要隨雞生長的體高而調整水盤的高度。可用木塊、磚頭墊起,亦可將其吊高。防止雞腳進水盤弄臟水或弄濕墊料及絨毛,甚至淹死。對于剛到育雛舍不會飲水的雛雞,應進行人工調教。即手握住雞頭部,將雞嘴插入水盤強迫飲l~2次,這樣雛雞以后便自己知道飲水了。若使用乳頭飲水器時,最初可增加一些吊杯,誘雞飲水。肉雞的飲水要保持清潔衛生,符合畜禽飲用水標準。 飲水量一定要充足,經常保持有水,隨時自由飲用,絕不能間斷飲水,以防造成雛雞搶水而使一些雛雞落入水中淹死。尤其在高溫季節,更應該保持充足的飲水。飲水量隨飼料量和舍溫而變化,通常是飼料采食量的2~3倍,而舍溫越高飲水量越多。
4.雛雞喂料
開食時間:開食是指雛雞第一次吃料。一般在雛雞飲水后即可開食,這樣有利于雛雞增重。開食時間不能過晚,否則雛雞消耗體力過多,容易導致虛弱和脫水,影響生長發育,降低成活率。
開食方法:初次喂料主要訓練雞群吃料。可將飼料均勻地撒在飼料盤中或塑料布、牛皮紙上,讓雛雞自由采食。對尚不知道采食的雛雞,應多次將其圍攏到有飼料的地方,讓其學著吃料。開始第一天雛雞采食量一般不太多,每只雛雞平均吃料4~5克,第二天吃料量就會成倍增加,發現食盤空了就要加料,一般每2小時給料1次,保證飼料充足,讓其自由采食,增加采食量,促進生長發育。為了防止浪費飼料,以免加大飼料成本。肉雞飼喂應做到定時定量,根據雞的不同生長發育階段,每天最大采食量,分成幾次飼喂,不可將料堆著喂,或者喂次數太少。一般1~3天每2小時給料1次,夜間給料1次,3天后每晝夜6~8次,后期每天3次。在分次飼喂時注意料位、水位要充足,第一周每100只雛雞用一個開食盤,一個4 千克的飲水器,一周后每100只雞需2個圓形料桶,2 個普拉松飲水器。并且料桶和飲水器要擺放均勻,距離要近一些,使雛雞吃完料馬上就能喝上水,另外,料桶和水桶要固定,避免雞踩翻,造成浪費,灑水可使雞糞潮濕,污染環境。添料速度要快,讓雞同時均勻地吃上料。
飼料選擇:初生雛雞消化器官尚不發達,胃腸容積較小,開食飼料要求營養豐富、易消化、適口性強且便于啄食的配合料。飼料顆粒要粗細適度,形態大小類似小米,有條件的可選用顆粒破碎料開食,也可用小米或玉米粉作為開食料。以后隨著日齡的增長,按照不同生長發育階段更換不同時期的配合料,以滿足其生長發育需要。更換飼料應逐步更換,讓雞有個適應過程,以免因日糧突然改變而引起消化不良,影響生長發育。
喂料器的調整:飼喂器因雞的日齡不同而進行調整,雛雞第1周用開食盤,第2周后改為料桶,喂料器具要充足,且高度與雞背相等,要隨著雞生長的體高而調整喂料器的高度,這樣既便于采食和減少飼料浪費,也可防止飼料污染。
5.雛雞管理
⑴全進全出:所謂“全進全出”就是同一棟舍內只進同一批雞雛,飼養同一日齡雞,采用統一的飼料,統一的免疫程序和管理措施,并且在同一天全部出場。出場后對整體環境實行徹底清掃、清洗、消毒。由于在雞場內不存在不同日齡雞群的交叉感染機會,切斷了傳染病的流行環節,從而保證了下一批雞群的安全生產。實踐證明,采用全進全出飼養制度比在同一棟雞舍里幾種不同日齡的雞同時存在的連續生產制增重快,耗料少,成活率高。
⑵合理分群:由于公母雞的生理基礎不同,對環境條件和營養需要也有差別,因此,在飼養過程中最好采取公母分群飼養。另外,每批雞在飼養過程中必然會出現一些體質較弱、個體大小有差異的雞。因此,要及時做好大小、強弱分群工作,不斷剔除病、弱、殘、次的雞,根據雞群的不同情況,區別對待,隨時創造條件滿足雞的生長需要,促進雞群的發育整齊。
⑶觀察雞群:主要觀察雞群的行為姿態是否正常,羽毛是否舒展、光潤、貼身,糞便形狀、顏色是否正常,呼吸姿勢是否改變,用料量是否減少等以判斷雞的生長發育情況。
⑷減少殘次品:要求墊料松軟、網墊有彈性,減少胸囊腫的發生。定期調整料槽水槽高度,抓雞前移走舍內設備,輕拿輕放,運輸要穩,減少挫傷和骨折。
⑸衛生管理:第一,雞舍建筑應符合衛生要求,內墻表面光滑平整,墻面不易脫落,耐磨損和不含有毒有害物質,還應具備良好的防鼠、防蟲和防鳥設施。設備應具備良好的衛生條件并適合衛生檢測。第二,每批肉雞出欄后應實施清洗、消毒和滅蟲、滅鼠,消毒劑建議選擇高效、低毒和低殘留消毒劑;滅蟲、滅鼠應選擇菊酯類殺蟲劑和抗凝血類殺鼠劑。第三,雞舍清理完畢到進雞前空舍至少2周,關閉并密封雞舍防止野鳥和鼠類進入雞舍。第四,雞場所有入口處應加鎖并設有“謝絕參觀”標志。雞場門口設消毒池和消毒間,進出車輛經過消毒池,所有進場人員要腳踏消毒池,消毒池選用2%~5%漂白粉澄清溶液或2%—4%氫氧化鈉溶液,消毒液定期更換。進場車輛建議用表面活性劑消毒液進行噴霧,進場人員必須經過紫外線照射的消毒間。外來人員不應隨意進出生產區,特定情況下,參觀人員在淋浴和消毒后穿戴保護服才可進入。第五,工作人員要求身體健康,無人畜共患病。工作人員進雞舍前要更換干凈的工作服和工作鞋,雞舍門口設消毒池或消毒盆供工作人員鞋消毒用。舍內要求每周至少消毒1次,消毒劑選用高效、無毒和腐蝕性低的消毒劑,如鹵素類、表面活性劑等。
⑹合理免疫用藥:肉雞場應根據當地實際情況,有選擇地進行疫病的預防接種工作,并注意選擇適宜的疫苗、免疫程序和免疫方法。發生疫病或懷疑發生疫病時及時采取措施及時診斷,選擇對癥藥品合理用藥,避免濫用藥物。
⑺適時出欄:從肉仔雞的絕對增重情況和飼料轉化率來看,在7周齡左右出欄經濟報酬最高。強調上市前7天,飼喂不含任何藥物及藥物添加劑的飼料,嚴格執行停藥期,屠宰前10小時停止喂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