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禽性成熟與日照長短有密切聯系。光照延長,可促進性成熟;光照縮短可推遲性成熟。在北緯地區,冬季孵出的小雞在翌年晝長逐漸增加時性成熟,往往引起過早開產,不僅產蛋量少,而且冬季停產(完全自然光照),經濟效益不好。而在春天孵化的小雞,則在當年晝長縮短時性成熟,不會過早產蛋,蛋也較大,當年冬季不停產,這在經濟上是較為有利的。
(2)光照對產蛋量的影響
早在1956年,拉里諾夫已證實,采用人工延長光照的雞群,第一生物產蛋年(開產到停產)的產蛋量比自然光照組的雞群提高了30.7%,第二年仍高出19.1%。在冬季,尤其是當每天日照低于12小時,產蛋量就更低或停產。無論自然光照或人工光照,都把11~12小時光照長度當作母雞開產需要的光照閾值,即母雞體重低于或接近標準時,只要每日光照時數達11~12小時,就會刺激母雞提前開產。從圖5—8可以明顯看出光照對母雞產蛋量與產蛋曲線的影響。密閉式飼養雞群的產蛋曲線符合母雞產蛋規律,即始產期上升快,主產期峰值高而平,終產期平穩緩慢下降。而平養雞群的產蛋曲線受光照和溫度影響較大,它有兩個高峰,但峰值不高。第一個高峰是開產向高峰上升階段,此時在日照短和溫度低兩個因素的共同作用下,產蛋量沒有達到應有的水平,且產蛋率大幅度下降,到2月份形成低谷;隨著日照和氣溫回升,產蛋率又開始回升形成第二個高峰。因此,農戶想提高良種母雞冬、春季產蛋量的主要措施有:冬季將雞舍溫度維持在7℃以上;每日光照時數不低于14小時,若雞群體質好,營養跟得上,則可采用16小時光照;供水充足,防止夜間結冰。
(3)光色對雞的影響
雞的視網膜對不同顏色光的吸收能力是不同的,其原因可能是由于眼睛的微脂粒(Oidrop—let)能控制瞳孔的伸縮,對不同的波長做出不同反應的結果。光的顏色對家禽采食行為和生產力有一定影響,但不同光色的影響是不一樣的,同一種光色對雞的不同性狀影響也是有差異的。如紅色光能使雞群安靜,在紅光下育雛,啄癖發生率極低,但也使母雞性成熟推遲,受精率下降;綠色光能提高增重率,加快性成熟,能改進公雞的繁殖力;藍色光促進性成熟,資料稱雞在藍光下看不清東西,利用這一特點,接種疫苗、稱重、分群若在藍光下進行,可減少應激。關于光色的實際應用,還在繼續研究之中,應用時宜慎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