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開放以來,我國養殖業迅猛發展,特別是養豬場的規;⒓s化、工廠化程度得到了大幅度提高。但與此同時,規;B豬場疫病種類和流行特點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因此掌握規模養豬中疫病的流行特點,對疫病的診斷及防治具有重大意義。
1. 規模豬場疫病流行特點
1.1疫病傳播速度加快。規模化養豬場最顯著的特點是生產規模大、豬只密集,傳染病具有很大的流行潛力,病原一旦侵入,則呈現高速繁殖,急劇傳播,引起疫病的爆發。有文獻指出,當有一頭攜帶病原菌微生物的豬進入一個群體后,疫病從一頭豬傳給其它豬的可能數量(N)與豬群中豬的數量(n)的關系是N=n2-n。例如,一個擁有1000頭豬的群體與一個只有100頭豬的群體相比,疫病流行的速度相差110倍。另外,規;B豬實行分段式飼養的工藝流程,使豬只在生產中的流動性大為增加,在各群體中蔓延流行的速度也加快了。
1.2接觸傳染性疫病增多。規;B豬實行高密度大飼養,集約化經營,從而使豬只彼此間距變小,一些接觸性傳染性疫病如豬疥螨、豬痢疾等的傳播性變得極為容易。
1.3應激性疾病增多。由于規模化養豬中需要不斷進行轉群、稱重、分群和并群,導致群體中爭奪位次的斗架增多。生產者為了能充分發揮豬的生產潛能,使豬群始終處于高度緊張的生產狀態之中,必將使豬的應激增高,從而使得那些敏感豬內分泌發生異常,抗病力下降,一些散養條件下不易發生疾病如胃潰瘍、應激綜合癥成為多發病。
1.4“引進”疫病增加。當前我國的良種繁育體系建設滯后且許多種豬場豬群健康水平不高。許多商品豬場種群來源不固定,多途徑購買種豬,又不了解引進國(場)疫病發生情況,以及缺乏有效的隔離、監測手段和配套措施,使得不同地域間、不同繁育體系間疫病的傳播越來越多,如豬傳染性萎縮性鼻炎、豬偽狂犬病等。
1.5疫病出現非典型化。由于免疫水平不高,尤其群體免疫水平不一致等原因,一些重大疫病病原體毒力增強或減弱,使原有的老病常以不典型癥狀和病理變化的面貌出現,如教科書上描述典型豬瘟已較少見,而非典型豬瘟經常發生,有些病原毒力或抗原型出現新的變化,雖然已免疫接種,仍不能獲得保護或保護力不強,而出現免疫接種失敗,造成疾病的發生。
1.6細菌性疾病發生率增高,治愈率低。隨著集約化、規;潭鹊奶岣,畜禽商品流通的加大,環境污染加劇,加上長期用藥不合理,濫用抗生素和抗菌藥物飼料,導致豬的細菌型傳染病病原的抗藥性越來越嚴重。使豬的細菌性疫病如豬鏈球菌病等控制難度加大。
1.7混合感染增多,病情復雜,危害加大。在豬疫病流行過程中,經臨床診斷和實驗室檢驗,混合感染的病例所占比例便很大,如豬繁殖障礙與呼吸綜合癥伴發豬瘟,豬氣喘病伴發豬肺疫等。疫病的混合感染給正確診斷帶來了很大的困難,同時也給治療造成很大障礙,因而危害很大。
1.8以繁殖障礙為主的豬傳染病普遍存在并愈演愈烈。近幾年,以豬繁殖與呼吸綜合癥、豬偽狂犬病、繁殖障礙型豬瘟和豬弓形蟲病為代表的豬繁殖障礙疫病的發生和流行,致使許多規模豬場發生高比例的流產、死胎等,造成極大的經濟損失。
1.9缺乏規模化豬場疫病控制人才。許多規模化豬場缺乏熟悉規;B豬疫病防制的獸醫技術人員,疫病綜合防治技術遠遠落后于養豬業的發展速度,使得疫病控制不能達到理想的效果,而且一旦發病很難控制和凈化。
2. 防治對策
2.1加強法制管理,健全防疫體系。建立、健全符合我國市場經濟要求并能與國際接軌的獸醫行政法規體系,嚴格實施和執行《動物防疫法》,充分發揮各級職能部門在畜禽疫病控制中的作用。
2.2經常學習和了解國家、政府有關畜禽生產的法律及政策。全國各地家畜傳染病發生的種類、流行的范圍和程度在不斷變化,政府應通過一定的形式,及時報道各地疫病發生情況和流行趨勢,并提出相應的防疫政策。掌握了這種疫病動態和政策,豬場就可以事先采取預防措施,防止疫病的傳入。
2.3建立和完善畜禽疫病監測體系,加強重大疫病的疫情監測,使疫病防治工作真正做到盡早預報、盡早采取相應而切實有效的措施。
2.4 加強科研經費投入,加強科技成果轉化、推廣與應用,加強符合豬傳染病特點的有效防治技術的研究,加強獸藥及生物制品的生產、開發和管理,提高產品質量,以提高免疫水平和防治效果。
2.5提高獸醫人員、檢驗人員、養殖人員以及廣大的獸醫工作者的專業素質,進一步完善各級防檢機構實驗室的儀器設備,以提高疫病監測、診斷、防制水平。
2.6推廣先進飼養管理技術,實行全進全出、早期隔離斷奶等規;B豬中重要的技術措施,這樣不但能保證生產的計劃性,而且有利于阻斷和控制疫病病原在豬群間、種豬與仔代間的傳播,有利于豬群的保健和對疫病的控制、撲滅、凈化。
2.7規;B豬業要求建立一個穩定的良種繁育體系,要建立種豬生產與銷售標準,強行規定種豬場必須沒有某幾種疫病,使得各級豬場(原種場、祖代場、父母代場、商品場)的種群供應較為固定,這樣不但能保證商品豬的質量,更可以減少疫病在繁育體系間的橫向傳播。
2.8在高密度集約化飼養條件下,為了保證豬群正常的生產,必須有效地控制豬舍內的環境,如溫度、濕度、光照、有害氣體濃度、病原微生物數量等。豬舍內環境這些條件一旦達不到要求,極易損害豬的健康,降低其抵抗力,病原體將易于侵入豬體而使疫病發生和流行。
2.9必須供應充足的優質飼料和選擇適宜的飼料配方,按照營養標準對豬實行標準化的飼養,否則,不僅影響了生產的正常進行,也使得一些非傳染性疾病和一些條件性病原體所致疫病極易發生和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