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哺乳仔豬
仔豬出生后確保每頭都能夠吃到足夠的初乳,可以提高免疫力,增強抵抗力,減少疾病發生。
初生仔豬躺臥區溫度要求35~37℃,以后每星期降低2~3℃,活動區溫度在20~24℃。
仔豬出生第2天,采用優質鐵劑每頭肌肉注射100~150毫克鐵。可根據本場的實際情況在仔豬腹瀉開始前2~3天注射長效土霉素0.5毫升/頭,間隔5~7天再注射1次,斷奶前1天注射1毫升/頭,預防腹瀉。
仔豬3周齡對母乳的營養需求為97%,4周齡為37%,及早訓練仔豬開食可緩解斷奶應激的影響。仔豬應在3~5日齡開始誘食,在料槽內撒上少許優質的教槽料,料槽必須每天清潔消毒2次。
2、斷奶后前2星期的飼養
仔豬斷奶后的前2星期必須使用高能量、優質蛋白質、易消化、適口性好、營養全面飼糧。
斷奶仔豬由于飲用母乳突然改變為采食固體飼料,會造成很大的應激,此時應注意給料的形態,可用濕拌料(2份水、1份飼料),料中可加入優質的乳豬用奶粉、葡萄糖、多種維生素等,并且少量多餐,每天飼喂5~6次,可以緩解斷奶應激,增加仔豬的采食量,獲得較大的增重。
3、保育舍
剛斷奶仔豬一般要求局部溫度30℃,以后每星期降3~4℃,直至降到22~24℃。對斷奶仔豬保溫可以減少寒冷應激,從而減少斷奶后腹瀉以及因寒冷引起的其他疾病的發生。在保溫時應盡量使用對保育舍環境沒有影響的熱源,如紅外線保溫燈、電熱板、水暖等保溫設備,盡量不使用煤等對空氣質量影響大的熱源。
保證每頭保育豬有0.3~0.4平方米的躺臥空間。
加強通風、降低舍內氨氣、二氧化碳等有害氣體濃度,以減少對仔豬呼吸道的刺激,從而減少呼吸道疾病的發生。
勤清糞,盡量減少沖洗次數,舍內空氣濕度控制在60%~70%;濕度過大會造成仔豬腹瀉、皮膚病的發生;濕度過小會造成舍內粉塵增多誘發其呼吸道疾病。
4、及時淘汰殘次豬
殘次豬生長緩慢,即使存活,養至出欄也需要較長的時間和較多的飼料,得不償失。
殘次豬生長緩慢,多為帶病豬,殘次豬越多,保育舍內病原微生物越多,健康豬就越容易感染,飼養、治療的過程中要占用飼養員很多時間。發現殘次豬及時淘汰處理。
5、藥物保健與驅蟲
仔豬保育第1星期在每噸水中加入支原凈60克,優質多種維生素500克,葡萄糖1千克或加入“加康”(主要成分為氟苯尼考)300克,多種維生素500克,葡萄糖1千克,可有效預防呼吸道疾病的發生。
在注射疫苗期間,飼糧中加入優質的多種維生素,可在一定程度上緩解應激。
斷奶后3星期左右應驅除體內外寄生蟲,可選擇“肯維滅”(主要成分為伊維菌素)、“通滅”(主要成分為多拉菌素)等高效驅蟲藥。
6、規范免疫程序
疫苗接種應激不僅表現在注射上,還可明顯地降低仔豬的采食量,影響其免疫系統的發育,過多的疫苗注射甚至會造成免疫抑制,所以在保育舍應盡量減少疫苗注射。
7、嚴格消毒
欄內豬只轉出后,對所有用具、欄舍、設備表面進行噴灑并保證充分浸潤,并且浸泡一段時間;使用高壓清洗機徹底沖洗地面、高床、飲水器、食槽等;在所有用具都干燥后,選用高效、廣譜、刺激性小的消毒藥,對空欄進行全面噴灑,2~3天后再用火焰將各個地方消毒1次,空置1星期再轉入斷奶仔豬。
8、劃分區域
根據“全進全出”的原則,可以將一個保育舍劃分為若干區域,每一區域為一個獨立空間,一區域內轉入同1星期斷奶的仔豬,將這一區域的仔豬完全轉出后,經過徹底消毒空置1星期后再進另一批仔豬。
仔豬出生后確保每頭都能夠吃到足夠的初乳,可以提高免疫力,增強抵抗力,減少疾病發生。
初生仔豬躺臥區溫度要求35~37℃,以后每星期降低2~3℃,活動區溫度在20~24℃。
仔豬出生第2天,采用優質鐵劑每頭肌肉注射100~150毫克鐵。可根據本場的實際情況在仔豬腹瀉開始前2~3天注射長效土霉素0.5毫升/頭,間隔5~7天再注射1次,斷奶前1天注射1毫升/頭,預防腹瀉。
仔豬3周齡對母乳的營養需求為97%,4周齡為37%,及早訓練仔豬開食可緩解斷奶應激的影響。仔豬應在3~5日齡開始誘食,在料槽內撒上少許優質的教槽料,料槽必須每天清潔消毒2次。
2、斷奶后前2星期的飼養
仔豬斷奶后的前2星期必須使用高能量、優質蛋白質、易消化、適口性好、營養全面飼糧。
斷奶仔豬由于飲用母乳突然改變為采食固體飼料,會造成很大的應激,此時應注意給料的形態,可用濕拌料(2份水、1份飼料),料中可加入優質的乳豬用奶粉、葡萄糖、多種維生素等,并且少量多餐,每天飼喂5~6次,可以緩解斷奶應激,增加仔豬的采食量,獲得較大的增重。
3、保育舍
剛斷奶仔豬一般要求局部溫度30℃,以后每星期降3~4℃,直至降到22~24℃。對斷奶仔豬保溫可以減少寒冷應激,從而減少斷奶后腹瀉以及因寒冷引起的其他疾病的發生。在保溫時應盡量使用對保育舍環境沒有影響的熱源,如紅外線保溫燈、電熱板、水暖等保溫設備,盡量不使用煤等對空氣質量影響大的熱源。
保證每頭保育豬有0.3~0.4平方米的躺臥空間。
加強通風、降低舍內氨氣、二氧化碳等有害氣體濃度,以減少對仔豬呼吸道的刺激,從而減少呼吸道疾病的發生。
勤清糞,盡量減少沖洗次數,舍內空氣濕度控制在60%~70%;濕度過大會造成仔豬腹瀉、皮膚病的發生;濕度過小會造成舍內粉塵增多誘發其呼吸道疾病。
4、及時淘汰殘次豬
殘次豬生長緩慢,即使存活,養至出欄也需要較長的時間和較多的飼料,得不償失。
殘次豬生長緩慢,多為帶病豬,殘次豬越多,保育舍內病原微生物越多,健康豬就越容易感染,飼養、治療的過程中要占用飼養員很多時間。發現殘次豬及時淘汰處理。
5、藥物保健與驅蟲
仔豬保育第1星期在每噸水中加入支原凈60克,優質多種維生素500克,葡萄糖1千克或加入“加康”(主要成分為氟苯尼考)300克,多種維生素500克,葡萄糖1千克,可有效預防呼吸道疾病的發生。
在注射疫苗期間,飼糧中加入優質的多種維生素,可在一定程度上緩解應激。
斷奶后3星期左右應驅除體內外寄生蟲,可選擇“肯維滅”(主要成分為伊維菌素)、“通滅”(主要成分為多拉菌素)等高效驅蟲藥。
6、規范免疫程序
疫苗接種應激不僅表現在注射上,還可明顯地降低仔豬的采食量,影響其免疫系統的發育,過多的疫苗注射甚至會造成免疫抑制,所以在保育舍應盡量減少疫苗注射。
7、嚴格消毒
欄內豬只轉出后,對所有用具、欄舍、設備表面進行噴灑并保證充分浸潤,并且浸泡一段時間;使用高壓清洗機徹底沖洗地面、高床、飲水器、食槽等;在所有用具都干燥后,選用高效、廣譜、刺激性小的消毒藥,對空欄進行全面噴灑,2~3天后再用火焰將各個地方消毒1次,空置1星期再轉入斷奶仔豬。
8、劃分區域
根據“全進全出”的原則,可以將一個保育舍劃分為若干區域,每一區域為一個獨立空間,一區域內轉入同1星期斷奶的仔豬,將這一區域的仔豬完全轉出后,經過徹底消毒空置1星期后再進另一批仔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