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原特性
弓形蟲病又稱弓形體病,是一種寄生于多種動物細胞內引起的一種人畜共患寄生性原蟲病。在宿主體內因寄生的不同發育階段所表現出的形態各異,在其整個發育過程分為5種類型,即滋養體、包囊、裂殖體、配子體和卵囊。其中滋養體和包囊是在中間宿主(人、豬、狗貓等)體內形成的;裂殖體、配子體和卵囊是在終末宿主(貓)體內形成的。貓食入感染弓形蟲其他動物的肉而感染本病,弓形蟲在貓小腸上皮細胞內增殖發育,最后形成卵囊,隨糞便排出體外,帶蟲貓糞便排出的弓形蟲卵囊數量極大,污染中間宿主生活的周圍環境、牧草、飲水和飼料,引起感染,由于卵囊的抵抗力很強,在溫暖潮濕的環境中存活1年仍有感染力,故本病分布廣,感染動物種類多,多數為隱性感染。
流行特點
自20世紀60年代弓形蟲病傳入我國,其流行特點由初期的暴發性流行逐步轉變至近年的隱性感染和散發,有局部的小范圍流行。弓形蟲病廣泛流行主要取決于下面四個因素:易感動物多;感染來源廣;卵囊、包囊和滋養體的抵抗力強;易感途徑多。一般可通過胎盤、子宮、產道、初乳感染。其次可通過采食弓形蟲包囊、卵囊污染的飲料、飲水或捕食患弓形蟲病的鼠雀等感染。近年來,有專家驗證,還可通過豬呼吸道和皮膚傷口感染。目前,盡管大多數豬場為隱性感染,但不同品種、年齡、性別均可發生,且以肉豬多發,無明顯季節性,統計表明,以5月~10月高溫、悶熱、潮濕的天氣多發。
臨床癥狀
一般豬急性感染后;經3天~7天的潛伏期,呈現和豬瘟極其相似的癥狀,體溫升高到40.5℃~42℃;稽留7天~10天,精神沉郁,食欲減少或廢食,糞干帶黏液(仔豬多見水樣腹瀉),便秘、下痢交替。呼吸困難淺而快,嚴重時呈犬坐式呼吸、流鼻液,有時咳嗽。腹股溝淋巴結腫大,末期在耳翼鼻端、下肢、股內側及腹部出現紫紅斑和小出血點,最后臥地不起,呼吸極度困難,體溫下降而死亡。部分病例口流泡沫樣液體。耐過豬一般于2周后恢復,但往往遺留咳嗽、呼吸困難及后驅麻痹、斜頸、癲癇樣痙攣等神經癥狀。懷孕母豬主要表現為高熱、廢食、昏睡數天后流產,產出死胎或弱仔,但母豬常在分娩后迅速自愈。
病理變化
病的后期,病豬體表,尤其是耳、下腹部、后肢和尾部等因瘀血及皮下滲出性出血而呈紫紅斑。內臟最明顯的病變是肺、肝及淋巴結,其次是腎、腸。肺暗紅,間質增寬,內含大量漿液,呈現無氣肺,切面流出大量帶泡沫漿液。肝腫大,有針尖大壞死灶和出血點。全身淋巴結有大小不等的出血點或灰白色壞死灶,尤以腸系膜淋巴結最為顯著。腎有灰白色壞死灶和少量出血點,盲腸和結腸有少量黃豆大至榛實大的凹陷的淺潰瘍,胃底出血斑點,有片狀或帶狀潰瘍。
診斷
根據弓形蟲病的臨床癥狀、病理變化和流行病學特點做出初步診斷,確診必須在實驗室中查出病原體或特異性抗體。
直接觀察將可疑病畜或死亡動物的組織或體液,做涂片、壓片或切片,甲醇固定后,姬姆薩染色,顯微鏡下觀察,如果為該病,可以發現有弓形蟲的存在。
淋巴結穿刺涂片姬姆薩染色,顯微鏡檢查可以檢出病原體。
集蟲法檢查取肺、淋巴結磨碎后加10倍生理鹽水過濾,以500轉/分鐘離心3分鐘,沉渣涂片,干燥,甲醇固定,用瑞氏或姬姆薩染色檢查蟲體。
血清學診斷間接熒光抗體試驗、間接血凝抑制試驗、酶聯免疫吸附試驗和補體結合試驗。其中國內應用比較多的是間接血凝抑制試驗。豬血清凝集價達1∶64以上可判為陽性,1∶256表示新近感染,1∶1024表示活動性感染。
治療
治療本病的有效藥物是磺胺類藥,抗生素類藥物無效。
(1)磺胺六甲+二甲氧芐氨嘧啶(三甲氧芐氨嘧啶),每公斤體重30毫克~70毫克,24小時一次,肌注3天~5天,重癥病豬慎選。
(2)磺胺嘧啶(SD)每公斤體重70毫克,加甲氧芐氨嘧啶(TMP)或二甲氧芐氨嘧啶(DVD)每公斤體重10毫克,劑量為前者加后者,每天1次口服,連用3天~5天。
(3)復合磺胺嘧啶鈉,每公斤體重5毫克~20毫克,12小時/次,病情一般可選此藥。
(4)重癥病豬應對癥治療,如退熱、大輸液,并用抗菌素防止繼發感染。病情控制后應繼續治療1天~2天。
預防
豬舍要定期消毒,一般消毒藥加1%來蘇兒、3%燒堿。其次,家養貓要定期進行檢查驅蟲,禁止貓進入豬舍,防止貓糞便污染豬飼料和飲水。第三,做好豬圈的防鼠滅鼠工作,禁止豬吃到鼠或其他的動物尸體。禁止用屠宰物或廚房垃圾、生肉湯水喂豬,以防豬吃到患病或帶蟲動物體內的滋養體和包囊而感染。
總之,在高溫季節要掌握總的防治原則,不要在豬舍內積肥,要經常清掃豬圈,保持舍內清潔干燥,防止圈內漏雨。要經常把墊草置于太陽下暴曬,并保持墊草柔軟。另外,還要保證豬圈的通風換氣,使豬舍內保持清新的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