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下稱“市場監管總局”)發布的食品不合格情況的通告,小編對2021年1-2月的抽檢情況進行了匯總。據統計,2020年1-2月市場監管總局共發布了7期食品抽檢信息,共公布了49批次不合格樣品。
不合格樣品涉及21大類 食用農產品最多
從類別上看,不合格樣品涉及餅干,炒貨食品及堅果制品,調味品,方便食品,糕點,肉制品,食用油、油脂及其制品,水果制品,飲料,嬰幼兒配方食品,蜂產品,水產品,食用農產品,酒類,淀粉及淀粉制品15大類。
統計還顯示,這些樣品存在的問題主要集中在:農獸藥殘留問題,食品添加劑使用問題,微生物污染問題,與標簽標示值不符問題,質量指標不達標問題,重金屬污染問題六方面。另外,還有少部分食品檢出營養指標不達標問題,其他污染物超標問題,生物毒素超標問題。其中,檢出微生物問題的不合格樣品最多,有21批次,占所有不合格樣品數量的42.85%。
對抽檢中發現的不合格食品,市場監管總局已責成相關省級市場監管部門立即組織開展核查處置,查清產品流向,采取下架召回不合格產品等措施控制風險;對違法違規行為,依法從嚴處理;及時將企業采取的風險防控措施和核查處置情況向社會公開,并向總局報告。
1、【最新】市場監管總局:8批次食品抽檢不合格,涉京東、淘寶所受產品等
2、〔2021年 第3號〕市場監管總局關于8批次食品抽檢不合格情況的通告
3、【2021年第4號】市場監管總局關于7批次食品抽檢不合格情況的通告
4、市場監管總局:9批次食品抽檢不合格 涉及微生物污染、食品添加劑超限量使用等問題
6、1月市場監管總局公布35批次不合格食品 微生物污染問題為主因
部分不合格項目檢驗小知識
菌落總數
菌落總數是指示性微生物指標,并非致病菌指標,主要用來評價食品清潔度,反映食品在生產過程中是否符合衛生要求。《食品安全國家標準熟肉制品》(GB 2726—2016)中規定熟肉制品(除發酵肉制品外),一個樣品的5次檢測結果均不得超過105CFU/g且至少3次檢測結果不超過104CFU/g。《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糕點、面包》(GB 7099—2015)中規定,糕點中的菌落總數5次檢測結果均不超過100000CFU/g且至少3次檢測結果不超過10000CFU/g!妒称钒踩珖覙藴拭垧T》(GB 14884—2016)中規定,單個蜜餞樣品的5次檢測結果均不得超過104CFU/g且至少3次檢測結果不超過103CFU/g!妒称钒踩珖覙藴蕸_調谷物制品》(GB 19640—2016)中規定,同批次5個獨立包裝產品中菌落總數的檢測結果不允許有超過105CFU/g的,且至少3個包裝產品檢測結果不超過104CFU/g。菌落總數超標可能是個別企業所使用的原輔料初始菌數較高,又未按要求嚴格控制生產加工過程的衛生條件,或者包裝容器清洗消毒不到位,還有可能與產品包裝密封不嚴、儲運條件控制不當等有關。
大腸菌群
大腸菌群是國內外通用的食品污染常用指示菌之一。食品中大腸菌群不合格,說明食品存在衛生質量缺陷,提示該食品中存在被腸道致病菌污染的可能,對人體健康具有潛在危害,尤其對老人、小孩的危害更大。《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豆制品》(GB 2712—2014)中規定,同一批次樣品5個獨立包裝的大腸菌群檢測結果均不得超過1000CFU/g且至少3個獨立包裝的檢測結果不超過100CFU/g!妒称钒踩珖覙藴蕡怨c籽類食品》(GB 19300—2014)中規定,一個樣品的5次檢測結果均不得超過100 CFU/g且至少3次檢測結果不超過10 CFU/g!妒称钒踩珖覙藴 沖調谷物制品》(GB 19640—2016)中規定,同批次5個獨立包裝產品中大腸菌群的檢測結果不允許有超過102CFU/g的,且至少3個包裝產品檢測結果不超過10CFU/g。造成大腸菌群超標的原因,可能是產品的加工原料、包裝材料受污染,或在生產過程中產品受到人員、工具器具等生產設備、環境污染、有滅菌工藝的產品滅菌不徹底等。
霉菌
霉菌是自然界中常見的真菌,霉菌污染可使食品腐敗變質,破壞食品的色、香、味,降低食品的食用價值。《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堅果與籽類食品》(GB 19300—2014)中規定,熟制堅果與籽類食品中霉菌的最大限量值為25CFU/g!妒称钒踩珖覙藴蕸_調谷物制品》(GB 19640—2016)中規定,同批次5個獨立包裝產品中霉菌的檢測結果不允許有超過102CFU/g的,且至少3個包裝產品檢測結果不超過50CFU/g。造成霉菌超標原因,可能是原料或包裝材料受到霉菌污染,產品在生產加工過程中衛生條件控制不到位,生產工器具等設備設施清洗消毒不到位或產品儲運條件不當而導致。
霉菌和酵母
霉菌和酵母是常見的真菌,在自然界中廣泛存在。受霉菌和酵母污染后會使產品腐敗變質,破壞產品的色、香、味,降低其食用價值。《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保健食品》(GB 16740—2014)中規定,霉菌和酵母不得超過50CFU/g或50CFU/mL。霉菌和酵母超標的主要原因,可能是加工用原料受污染,或者是產品存儲、運輸條件控制不當,導致流通環節抽取的樣品被污染。
阪崎腸桿菌
阪崎腸桿菌是奶粉(乳)制品中新發現的一種致病菌。由其引發的嬰兒、早產兒腦膜炎、敗血癥及壞死性結腸炎散發和暴發的病例已在全球相繼出現。多份研究報告表明嬰兒配方奶粉是當前發現致嬰兒、早產兒腦膜炎、敗血癥和壞死性結腸炎的主要感染渠道,在某些情況下,由阪崎腸桿菌引發疾病而導致的死亡率可達40%~80%!妒称钒踩珖覙藴 嬰兒配方食品》(GB 10765—2010)中規定,阪崎腸桿菌(僅適用于供0-6月齡嬰兒食用的配方食品)為不得檢出。檢出阪崎腸桿菌原因,可能是生產原料本身受到阪崎腸桿菌的污染;生產加工環境和設備中的阪崎腸桿菌污染產品。
文章數據來源國家市場監管總局、食品伙伴網等,小編編輯整理發布。